近年来,江苏省仪征市供销合作社以“社村共建”为平台,积极组建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社三方合作,开展育秧、机耕、机插、机收、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了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民三方共赢的局面。
“供销社+村集体+合作社”
三方合作
在陈集镇汪云村的田间地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村“两委”干部,又是助友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每年农忙时节,他们都会从办公室来到田间地头,开起插秧机、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化身农机能手,为村里种粮大户提供农机服务。
“我们一直想建一个植保专业社,但由于资金原因始终无法建成,仪征市社得知后,慷慨地为我们投资组建了助友植保专业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村干部都经过正规培训,个个都是农机能手,为村里种田大户开展服务不成问题”,村主任李军表示。近年来,仪征市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以攻坚克难、精准扶贫为导向,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优势和村集体组织优势,由“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社”三方合作开展“社村共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百余万元,与7个村委会共建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7家,其中与经济薄弱村共建4家,由供销合作社负责购置农用机械,由村委会负责农机手培训及合作社日常运营,服务范围覆盖我市大部分乡镇,为仪征市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育秧+农机耕种+统防统治”
多管齐下
农忙时节,一台台农机是唱响“三夏”的主角。“今年来,由仪征市社与村集体共建的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开展育秧服务100余亩、机插秧服务1万余亩、统防统治服务4万余亩,由仪征市社自建及“社村共建”的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年将实现土地托管服务面积3.5万亩。随着供销合作社创办的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在镇村落地生根,其带动力也日趋增强,下一步将联合社会上已有的零散的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共同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预计全年将实现服务面积7万亩。”仪征市社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仪征市社依托“社村共建”的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农田托管服务能力,配有各类农用机械60余台,农机手80余人,为农民提供环节托管、半托管、全托管等“菜单式”的托管服务,努力充当好农民的“田间保姆”角色,好评声不断。“现在农村劳动力不在家,留守的大多为老人和儿童,给种田带来了困难,通过组建植保专业社,提供育秧、机耕、机插、机收、统防统治等一条龙服务,吸引了众多的种粮大户和散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平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赞许地说。
“供销社+村集体+农民”
三方共赢
2017年夏季,陈集助友植保合作社共机插秧1600亩、统防统治服务2200亩,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15.6万元。“社村共建”的有序推进,促进了社村经济的融合发展,增强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每年至少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在改善村集体面貌的同时,“社村共建”也不断扩大了供销合作社在基层的为农服务阵地。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还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随着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被释放出来,一定程度上鼓起了农民的腰包,增加了农民收入。供销合作社创新前行真正实现了供销合作社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有积累、农民群众得利益的共赢局面。
下一步,仪征市社将加强与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联系沟通,不断扩大“社村共建”范围,将“社村共建”成果惠及到更多镇村,并不断提升已共建的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服务能力,提升助农增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