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在河北石家庄举办了“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培训会”。会议解析了2017年石化和化工行业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最新进展,并对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行业的配额分配机制、重点产品的碳排放基准值研究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办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的相关文件,今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阶段将涵盖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行业。此次培训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动磷复肥行业顺利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据了解,2013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之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等省(市)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对探索市场化的节能减排路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按照规划,2017年-2020年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阶段,该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门槛为2013年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
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裁周丞在会上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本遵循总量控制与交易原则,国家主管部门确定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制定国家配额方案,地方主管部门依据国家确定的方法和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内重点单位的免费分配配额数量,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后进行免费分配配额。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处处长叶皓重点对石化和化工行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讲解。据他介绍,目前石化联合会已初步梳理出石化和化工行业符合国家发改委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名单,共涉及约2400家企业,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占纳入到第一阶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总数的1/3。
目前,石化联合会经过与各专业协会、中央企业、研究机构等的共同努力,已经初步形成13个重点产品碳排放基准值制订的研究报告,涉及农资的重点产品有4个,包括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据了解,行业基准值的获取是对各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通过一定的规则选取其中某一水平为基准值。基准值在碳市场配额分配中具有核心作用,是进行配额分配的关键基础参数。
本次培训会加强了磷肥企业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认识,对企业碳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碳交易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行业未来应对碳排放管控、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意义重大。
(崔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