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谨防因铭牌信息错误导致退证查询

张玉楠

    本报讯 近日,上海松江检验检疫局收到一份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退证查询来函。来函中,印尼海关质疑所涉货物根本不是中国原产,而是中国出口商从第三方国家买入后直接转手销往印尼,完全不具备申领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的资格。从以往收到印尼海关退证查询的经验来看,印尼海关一般只对货物是否完全原产以及原产比例进行质疑,此次直接质疑货物并非中国原产,尚属首次。到底真相如何?

    涉事企业是松江一家生产小型电动工具企业,产品畅销东南亚地区。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本次退证查询涉及到的产品确属该企业在其生产车间组装生产的产品,符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标准。如此简单明了的事实,为何会引发印尼海关的退证查询?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在另一批即将出口到印尼的同款产品上,该款产品的铭牌为全英文,并留有一家国外知名品牌公司的名称,却没有任何中文标识,也没有“MADE IN CHINA”的标识。为何要隐去“中国制造”的标签?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款产品为国外知名品牌公司研发,并授权企业在中国进行生产和销售。铭牌之所以隐去“中国制造”的信息,是应国外客户的要求。印尼客户之所以提出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很大可能是想在印尼国内销售时,冒充国外知名品牌公司原产,借此提高售价,没想到却因此遭到印尼海关的退证查询,货物也被扣留在口岸。

    松江局签证人员当场责令企业对即将出运的这批产品进行整改,增加中文标识和“MADE IN CHINA”标记,并和印尼客户详细说明情况。虽然最终证实,该批货物没有问题,确属中国原产。这个案例也给日常原产地签证工作敲响一个警钟。一直以来,签证人员对于单证信息的核查越来越严格,对于出口货物的实地核查却限于人员和精力的不足而有所欠缺,这也导致了少数企业在铭牌包装唛头上犯错甚至存在故意造假的可能。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在申领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时,不仅要确保货物品名、HS编码、原产标准、发票金额和世界、船名航次、出运日期、第三方贸易等信息真实准确外,包装唛头及铭牌或说明书等标记应准确表达“中国制造”的信息,避免生产商混淆或模糊不清,以免造成退证查询甚至被国外海关拉入黑名单等严重后果,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