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7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肖仲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五届理事会会长赵显人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协会五届理事会主要工作,分析了果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这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果品行业持续稳步发展的五年,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引领和推动果品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开创新局面的五年。未来,果品协会将更好地提供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把握形势 抓住机遇 助推果品行业实现新跨越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果品行业持续稳步发展的五年,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引领把握新常态的五年,也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真履行职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和推动果品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开创新局面的五年。在7月6日-7日召开的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第六届理事会会长鲁芳校向全体代表介绍了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走过的不平凡的这五年。
过去
引领和推动果品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五年来,我国果品产业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水果总产量(含瓜果)2.84亿吨,比2012年增长24.52%,年均增长4.48%。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连锁超市、电子商务、冷链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层出不穷,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果品进出口贸易稳步扩大——这些都为果品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果品流通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转变奠定了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果品流通协会会员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从过去摆摊经营,转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从小商小贩,发展为大企业、大集团,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形象大大提升。“果品流通协会也完成了由供销合作社系统向全行业、由流通环节向整个产业链的转变,会员遍布全国各地及整个产业链。”鲁芳校表示,会员数由2011年底的不足1000家,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家,增长了30%;会员结构也发生根本性变化,行业的大企业基本都已经吸收到协会,大部分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加入协会理事会,使协会成为果品行业最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
“协会取得的成就受到了政府、行业和会员的广泛认可和赞誉。”鲁芳校告诉记者,这五年,协会建立和完善了“全国果品价格监测与市场预警体系建设”,发布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成为行业的重要指标和市场风向标,较好地解决了果品行业信息“不对称”和“碎片化”的问题;以质量品牌建设为抓手,向全社会和消费大众推荐优秀果品品牌和品牌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销对接,助力果农增收,有力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强果品流通体系建设,一个以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以区域性为基础,以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专业化、标准化为特征的现代流通体系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协会还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海峡两岸果品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方式,让会员企业的产品被更多消费者熟识并认可。近几年,协会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联合举办中国国际果蔬展览会,与上海宜鲜信息联合举办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举办中国(国际)水果大会,“两展一会”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果品专业展览会。同时,组织会员企业完成台湾丰产滞销水果的采购任务,推动两岸果品行业“双向贸易”、深度合作等。
鲁芳校说,过去五年的工作经验可以总结为三个坚持:“一是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坚持服务为本;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三是顺应改革形势,坚持市场化方向。”因此,最终实现了协会会员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组织规模有效扩大,行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现在
坚持发展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农业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果品行业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今后一段时间,果品总产量将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幅度将放缓,果品总需求逐步增加,特别是对优质品牌水果的需求量快速上升。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生产端。
鲁芳校说:“果品行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时期。”随着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兴起,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果业;消费不断升级,讲究新鲜、天然、营养和体验,重视口感、质量、安全和品牌;购买水果也由集贸市场和小摊贩转向超市和专卖店,从实体店转向网络,要求更加便利快捷。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发展新理念,对果业发展提出新要求。”鲁芳校说,树立和坚持发展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等新理念新部署,为协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此,生产方面,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需求进行生产,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调优品种、提高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消费者对国产果品供给的信任度。在流通方面,要根据批发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果品连锁超市快速扩张、果品电商方兴未艾这些变化,不断调整步伐,适应市场需要。
未来
绿色发展 品牌引领 持续为行业为会员服务
鲁芳校介绍,今后五年,是果品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中国果协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协会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品牌建设为引领,以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和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自律维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促进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协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后,协会将加快构建现代果品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品质、产业融合为重点,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果业发展之路。一是优化果品区域布局,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根据划定的苹果、柑橘优势产业带。多地要根据气候条件和自然禀赋,发展特色果品优势区,形成比较优势,把特色果品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稳面积、提单产、提质量。目前,我国果品种植面积1.92亿亩,到2020年,宜稳定或控制在2亿亩左右。要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果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通过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推广绿色防控、配方施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三是建设果品产业园和果品特色乡镇。以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种植+采后处理+加工+贸易+科技”的现代果业产业园,推动果品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增值。培育和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果品村镇,把果业发展与旅游、采摘、观光、休闲、养生和体验结合起来,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升级版,发展果园(田园)综合体。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又一重要任务。”鲁芳校说。一是大力调整品种结构,调减苹果、柑橘、梨等大品类果品中传统老品种,扩大优质特色小品类果品,实现品种结构优化和产量品质的提升,为果业发展培育新动力。二是更好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骨干作用,突出抓好质量品牌建设。今后,协会将支持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保护,健全果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追溯监管服务平台,继续举办“中国果业品牌大会”,打造行业品牌建设的高端平台;向社会推介和宣传优秀果品品牌和品牌企业,讲好品牌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作为国家发改委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协会还将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治理和规范发展。今后五年,通过推行信用承诺、建立信用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建立行业红黑名单制度等多种方式,把果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为行业为企业服务是协会亘古不变的宗旨。鲁芳校说,今后,协会将继续坚持近年来开展的果品价格监测和市场预警体系建设、组织产销对接、开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果蔬展”和“亚果会”等重大业务活动,保持特色、优势,推动我国加快由果品大国向果品强国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李彩琴)
数说
过去五年,协会的成绩
开展“全国果品价格监测与市场预警体系建设”。经过五年持续推进,已形成苹果、柑橘、葡萄、香蕉、梨5个大类10个单品的价格监测。
协会新增分支机构5家,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2个,搭建起更多专业平台。
共举办全国性博览会、展销会33次,产销对接会76次,研讨会、高峰会、座谈会等其他各项活动29次,发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10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次,国际交流32次。
2014年开展“果品质量品牌宣传年”活动,2015、2016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果业品牌大会。
共举办产销对接会150多次。
据海关统计,2011年大陆进口台湾水果1.5万吨,2016年达到5.3万吨,增长了2.5倍。台湾丰产滞销水果采购和80%的正常性贸易都由会员企业完成。
2012年向有关部门提出免征水果流通环节增值税的建议。2016年1月,《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正式下发。据估算,此项政策每年为会员企业节约5亿元的费用开支,为果品行业节省费用开支10亿元以上。
未来五年,协会的目标
会员总数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00个。协会会员的覆盖面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到位,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要求,成为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21年底,年收入在201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全面建成“学习型、合作型、创新型、精英型”协会,进入全国先进协会行列,行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让果品行业的明天更美好
记者:新一届理事会已经产生,对于今后工作协会是怎么谋划的?
鲁芳校:在总社党组和理事会的领导下,新一届理事会将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努力把果品行业的事情办好,把会员企业的利益维护好,把协会建设好,以最大的热情、决心和意志推动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拓创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抓好落实,开拓工作新局面。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热爱行业。二是坚持服务为本,牢记责任和使命,深耕行业、深入基层。服务行业、服务会员,不忘初心、持续前进,坚持集体领导、民主管理,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三是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重求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果品行业提质增效,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发展要求。四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坚持依法自治,按“章程”办事,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勤奋敬业,砥砺奋进,尽职尽责、当好表率。团结全行业和全体会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引领行业发展。
记者:今年协会将重点推进哪些方面的工作?
鲁芳校:对于今年的工作,我们始终要秉承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服务立会的宗旨;二是做大创响企业自主品牌,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以开拓市场和满足消费升级为重点,优化产销对接,深化产业融合;四是推动网上网下一体化融合发展,做强做大会员企业;五是启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新一届理事会带领下,按照这次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7月6日-7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广西南宁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387名理事。六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127名常务理事,选举鲁芳校同志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文春等34名同志为副会长,张庆丰同志为秘书长。
会 长: 鲁芳校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
副会长:(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春 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善飞 江苏雨润农产品集团副总裁
尤志江 嘉兴水果市场总经理
艾中华 重庆金果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卢金炮 深圳市源兴果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 冰 地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农批业务CEO
刘 岩 大连兴业源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自杰 佳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志军 漳州锦兴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兴德 江苏无锡朝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灿伟 杨氏果业集团董事长
吴茂玉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
余惠勇 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辛 克 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晔 易果集团董事长
张月琳 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庆丰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
张苗钰 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季宝 盛世神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春华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苑振廷 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 跃 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南燊 广州市江秾汇市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晓玲 厦门福慧达果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郝立新 保定天惠副食果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耿继东 西安胡家庙果品批发市场总经理
徐荣新 浙江天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 亮 海升集团董事长
黄俊辉 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继华 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果业公司总经理
蒋国平 上海市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建平 南通绿海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懋华 联想鑫荣懋集团总裁
潘德辉 栖霞德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秘书长: 张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