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农服务的“老供销”,如何引领种粮合作社在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供销合作社携手该区稻米业协会,以消费者口中认可的米饭为新起点,在调结构、拓规模、增效益上,助推“大丰大米”搭乘“市场高铁”,走出了一条品牌化富民之路。
去年,由大丰区供销合作社推荐,大丰区稻米业协会申报的“大丰大米”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正式核准注册,成为大丰区第6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大丰区稻米产品得到国家法律层面的认可和保护。与此同时,该社还依托光明集团海丰米业、盐城宏丰米业、大丰兴谷米业等骨干企业,经常性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地开展营销活动,全力开展“大丰大米”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工作,在目标市场叫响“大丰大米”品牌。今年以来,该社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省内外和农业、粮食系统组织的农产品展销会和展评会3次,利用各种平台渠道,不断增加“大丰大米”品牌知名度。在做好品牌宣传工作的同时,该社还在积极筹划“大丰大麦(大丰麦仁)”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准备工作,组织关于大麦(麦仁)年鉴资料的编写,为后期申报提供条件,力争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申报。
针对大丰区近几年来水稻种植品种较杂、小面积分散种植仍然较多的状况,该区社与区稻米业协会、区农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调研,对种业经营和种植业户广泛进行走访调查和征求意见,并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对选推水稻品种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予以明确,较好地统一了种植和经营企业会员的想法和意见,促进了水稻种植品种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种植的拓展。截至目前,大丰区水稻连片和规模种植已达30万亩,保证品牌大米的原粮供应,为经营大米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和稻谷质量,该社从中粮集团引进国内优良品种,尝试水稻生态种养试点工作,在家庭农场和水稻种植大户中大力推广,为种植户提供一条保证稻谷品质、提高种植效益的新路子。
为了解和掌握大米和麦仁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该社与区稻米协会一起,对加工企业会员单位的产品进行检查和抽样送检,并针对各企业检查出的问题分别进行指导,帮助企业纠正问题,建立完善制度,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加强企业管理。今年,大丰区会员企业引进新技术,投入资金改造和更新设备搭上快车道,区粮食购销总公司、金色农业、华丰农业、海丰、绿洲、宏丰、兴谷、万明和保庭家庭农场等企业都分别进行仓储设施、烘干设备、加工设备的新建、改造和更新,增强了发展后劲,共投入资金近7800万元。优质的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加工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新辟了一条“市场高铁”之路。
(周雪梅 蔡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