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吕世凯: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大山

傅晓航

    “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面对如此利好的政策背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村未来的商业发展之路一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

    2016年的夏天,阳光有些刺眼。川流不息的北京街头,黑瘦的老吕挎着一个古旧的帆布包站在路口,包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已经被岁月磨得褪了色。他抬头看看路边高大的写字楼上“供销e家”几个大字,扶了扶黑框眼镜,走了进去。

    “就是您第一个主动打来电话,询问西瓜在‘供销e家’上怎么卖吧?”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商务拓展部经理潘颖,吃惊地看着这位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的老人。

    吕世凯,山西忻州市定襄县供销合作社职工,憨厚地笑着点了点头。

    老吕这次来北京是咨询怎么做农村电商的。2015年5月,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入深化阶段,旗下的中国供销集团成立了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当年11月,被定位为“农村电商国家队”的“供销e家”电商平台正式上线。

    吕世凯在一次省里的会议上得知这个信息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怎样加入。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帮助当地农民把西瓜等农产品卖出去。

    定襄县在忻定盆地东部,总人口22万人,农业人口约有20万人。瓜菜种植是定襄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总产量约2000万公斤,如何促进产销对接,让农产品能卖出大山,是一直困扰着老吕的大问题。

    “我就看好农村电商。”年近60岁的吕世凯,对农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着深刻认识,“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面对如此利好的政策背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村未来的商业发展之路一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

    随后,定襄县益农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供销e家”确定为县级运营中心,建成电商孵化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城乡电商综合服务站150个,初步建设完成“供销e家”定襄县域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体系。老吕的念想初步达成。

    收小米的日子

    2017年6月一个闷热的午后,“供销e家”橙黄色的物流车,装满了日用小商品,开进定襄县藏孤台村老旧的场坝。

    收小米是以销定购的。老吕每次来,都带着加工厂的合作方,由加工厂直接收走加工,然后放到包括定襄“供销e家”的线上线下各个渠道销售。因此,加工厂会根据需求和库存来确定每次的收购量。

    这一次,加工厂并不能把全村的小米都收购完。可是,村民们却希望老吕能把小米都收了。这让他有点为难。

    藏孤台村是定襄最穷的村,全村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户都是贫困户。这里全年干旱少雨,村庄和田地大部分都坐落在半山上,政府来打过几次井,都没能打出水来。地里种不出别的东西,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些妇女、老人和孩子。

    于是,这个村子一年到头只能种植耐旱的小米作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固定销售渠道,村民们唯一的指望就是老吕不时过来收购一些。

    迟疑之后,老吕还是把村民的小米全都收了。负责付款的大女儿有点气乎乎地小声抱怨了他几句。她知道,每次到村里来,老吕都会这样做。

    “上次在东峪老区,为给一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卖柿子,他专门上山去收购。那么重一麻袋一麻袋的柿子,他就一路帮人家背到收购点。”女儿还在抱怨,“他不想想,自己年纪也大了!”

    老吕一边帮着村民把小米扛进“供销e家”的物流车,一边安抚着女儿:“没关系的,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这些小米很快就能卖掉。”

    以前,为了把村民的农产品都收下,资金被占压的情况很常见,现在依托“供销e家”平台,通过新建起来线上线下购销网络,这种情况已经大为改观。

    “‘供销e家’建得太及时了。以前省、市、县的供销合作社之间相互都不怎么联系,现在有了这个大平台,大家都联动起来了,供销信息通畅了,业务也活起来了!”老吕说。

    参加市电商培训会

    2016年,忻州市供销合作社举办电商培训,吕世凯从定襄带着7名农民参加。其中,有3个贫困户,还都是残疾人。

    当老吕把一位单腿截肢、一位小儿麻痹、一位袖珍人带进培训会场时,到处都是诧异的目光。

    这几个身有残疾的年轻人,都是老吕在农村扶贫时长期帮扶的对象。老吕发现他们虽然因残致贫,却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于是坚持把他们带来参加培训,希望他们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脱贫致富。

    农村电商起步阶段工作量大,投入大,收益小,特别是要让村民们接受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消费习惯,把互联网和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联系起来非常难。

    “农民太苦了。有的人却为了一点私利坑农。”他说,“能帮农就帮农,不能帮农也万万不能坑农害农。假冒伪劣商品,决不能卖到农村!”

    定襄供销电商公司成立一年多来,老吕几乎跑遍了全县所有村子巡回宣传。他围绕“全国一张网,电商国家队”讲农村电商,围绕“为农”“务农”“姓农”讲农村电商,围绕供销情怀和“供销e家”特色讲农村电商,拉近了与农民的距离,密切了与农民的情感。

    在一个贫困村宣传时,有位80多岁的老人看到橙黄色的“供销e家”物流车,感慨地说:“过去的供销社又回来了。”村民们都说,“供销e家”是国家为农民定制的电商平台啊。老吕为此感动不已。

    甜瓜收购季

    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甜瓜馥郁的香味就会弥漫在整个定襄田野的空气中。蹲在农民合作社的大棚里,看着熟透了的薄皮甜瓜,老吕笑得合不拢嘴。地头上,老吕的小孙子捧着又白又大的瓜,正吃得香甜。

    定襄有不少无公害甜瓜产销对接基地,也是“供销e家”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所在地,每年甜瓜成熟季,老吕就泡在田间地头看长势,筹备香瓜节,联系购货商。

    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冷链是最重要的,甜瓜也是其一。除了自己的订单,有时候熟悉的农户拿过来几箱需要明天发的甜瓜,老吕也帮着放在冷库里,免费存储。

    如何在甜瓜大量上市的季节促进产销对接,同时确保从田间到流通终端保持新鲜,是老吕全力解决的问题。“电商公司+专业合作社+冷链物流”的模式,助力他既帮助农民把鲜活农产品从网上销出去,又基本保证了鲜活农产品的标准化要求,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

    如今,老吕经营的电商公司已和省内的太原、大同、汾阳、忻州及定襄本地共36个商超达成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意向,为瓜菜产品的区域销售打通了网上渠道。同时,在农产品的种植资源整合上,老吕与全县58个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分别组建了无公害瓜菜产销对接基地。

    在仓储及冷链物流建设上,定襄电商公司新建成的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拥有分拣库、保鲜库、品控室、无农药残留检测室、冷鲜送货车辆等硬件设施,在100个综合服务站配备风冷柜,初步实现了全程冷链配送,为打通鲜活农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打下了基础。

    吕世凯坚持老传统和新业态的结合,认真念好“服务经”,把为农服务做得有情有义。渐渐地,他发现好多农村的群众都在称赞:“‘供销e家’农村电商国家队就是不一样。”

    “这就是给予我们最大的回报。”老吕开心地说。

    对老吕而言,在晋东北这样一个观念落后、财政吃紧的地方做农村电子商务很难,他的坚持中有着老伴、子女的陪伴,有以情换情的农民兄弟的支持。

    有空的时候逗逗小孙子,看着“供销e家”产销对接基地里一天天长大的甜瓜,老吕说:“这就是我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