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山东省烟台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孙乃因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供销合作社作为扎根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担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如何把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才能实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和经营服务向农村延伸,是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践证明,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迫切需要供销合作社发挥市场、技术、资金等优势,搞好与农村村委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结。“社村共建”工作,切口小、立意深,有利于组织共建、社民共兴,平台共享、互促共赢;有利于解决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矛盾和问题,能够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基层社更好更快发展,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农民专业合作中的载体作用。
因此,山东省烟台市供销合作社以实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为总揽,以“共建组织、共建项目、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为基本思路,着力发挥好社村各自的优势,扎实推进“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作开展。
实施“社村共建”切入口放在哪里,对于“社村共建”是否能够达成目标至关重要。而基层“社村共建”最终体现在为“三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体现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上。要通过实施“社村共建”项目,使基层组织服务“三农”有抓手、有手段、有方法、有措施,进一步拓展基层组织经营阵地,整合资源、壮大实力。
基于这种认识,市社把“共同开发优势特色种养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社村优势”作为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主要突破口。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在推进“社村共建”工作中,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注重分析挖掘社村双方潜在的优势,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农化服务、产销对接等为农服务项目,与农民共同建设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有力地推进了“社村共建”工作的开展。招远市金岭镇山姜家村种植小米历史悠久,当地的自然环境也十分适宜种植小米。金岭镇供销合作社拥有小米示范种植基地,具有销售小米和供应农资商品的渠道优势。围绕合作开发优质小米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金岭镇供销合作社联合山姜家村和相关农户成立了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金都黄”商标。依托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种植示范、技术指导以及测土配方、配方肥直供服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品牌化精包装与散货销售相结合的形式开拓销售市场,每年帮助农民销售小米3万斤左右。目前,小米售价由每斤4—5元,提高到每斤10—15元。仅通过销售小米,年可提高销售附加值30万元左右。村集体按照入股合作社40%的股份,年可分红4万元;牟平区刘家夼供销合作社与高陵镇下潘格村、招远市毕郭供销合作社与东杨格庄村、蓬莱市登州供销合作社与北沟镇荆魏村,遵循“整合社村相关优势资源”这一思路,分别实施了蔬菜大棚、复古苹果基地建设项目、草莓种植项目和生态肉牛养殖项目,在推进社村结对共建、提升当地优势特色种业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是供销合作社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新形势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社村通过建立业务分工协作机制,联手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既可发挥社村双方的优势,也可为社村在为农服务方面找到契合点和着力点。莱阳市羊郡供销合作社联合有关村集体和农机户成立的穴坊镇桂鑫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20台套大型收割机、拖拉机。通过建立“合作社负责实施机械化作业、村‘两委’有偿负责把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交由合作社托管”的分工协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对包括莱阳本市及毗邻的莱西、即墨等县市在内的4万亩大田作物实施了耕、种、收3个环节的机械化托管作业,同步开展了农资商品直供、直施业务,形成了有序协作分工、合力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及规模化经营的局面,取得了供销合作社得发展、村集体增加收入、村委提升凝聚力和农民得实惠的良好效应。
在“社村共建”中,找到双方的契合点只是“共建”的主要一环。如何推进社村利益深度融合、打造互利合作平台和为农服务共同体,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实践中,各地供销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社村资本融合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农民的新领域、新内涵。蓬莱市南王供销合作社和徐家沟村,共同筹资110万元创办了3000余平方米的樱桃批发市场。市场每年吸引周边20余个村的果农入市交易,成交量达600吨以上,交易额达1600万余元。栖霞市观里供销合作社、杨础镇东刘家村分别出资300万元和460万元,与有关种植户合资,先后成立了永茂果蔬、宇香食用菌合作社和苹果塑料包装箱加工厂1处。立足发展葡萄、苹果生产基地,合作社流转社员土地近2000亩,并对流转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所需农资商品由供销合作社负责供应,基地产品由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统一销售。同时,合作社把改善基地生产条件与发展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先后硬化基地道路1200米、修整砂石路3300米、改造机井2眼、架设葡萄园水泥柱800余根。此外,为了解决入社成员就近就业和增加收入,合作社根据用工需要,允许成员在合作社上班领取工资。即使不在合作社上班的成员,也能够按照入股领取分红和收取土地使用费。莱阳市富民农资配送中心与团旺镇李家白庙村委会、锦鸿源合作社共同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团旺为农服务中心。中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配肥车间、智能配肥机、测土化验室、庄稼医院、农技培训中心及5辆配送车、2000平方米仓库等经营服务设施和机构,中心面向300余户农民和22个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了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土地托管、统防统治、基地示范引领、科技培训等系列化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烟台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与1101个村开展了“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供销合作社与共建村合作发展农民合作社228个、各类超市440个、为农服务中心60个、农产品基地86个。2016年,帮助共建村集体增收额达3300万元以上。
在未来,“社村共建”应该凝聚起更多的力量,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发展为根本,探索更多的共建方式,与农民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