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7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纱期货将在年内上市 涉棉行业充满期待


    近年来,由于棉花、棉纱价格波动剧烈,再加上棉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利润降低,很多涉棉企业在经营上遇到了较多困难,加上进口棉花、进口棉纱的冲击,以及我国棉纺织行业的转移等,涉棉企业对利用期货市场平台与期货工具来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涉棉期货市场建设、完善品种体系以及培育涉棉专业人才等显得格外重要。

    据悉,郑州商品交易所不断加大对棉纱、棉籽、棉粕、生丝、蚕茧、涤纶短纤等品种的研发力度,其中棉纱期货已在进行了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市场意见征集、交割厂库确定等工作,棉纱上市工作推进顺利,估计今年8月份有望上市交易。郑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棉市已完成“政策市”向“市场市”的转换,此时上市棉纱期货的时机较为成熟,上市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接。

    “未来棉纱期货上市后,我们将根据自身现状,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让纺织服装产业迸发出新的、更大的活力。”一位棉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棉纺织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产品创新意识增强,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据了解,当前很多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投入较多精力,企业效益的提高主要得利于此。二是棉纺织行业的用棉量稳步提升。三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四是棉纺织品出口下滑态势较为明显。也就是说国际市场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棉花下游产品面临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五是进口棉纱的增速放缓。这表明国产棉纱的市场竞争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行情况正在稳中向好。

    市场专业人士认为,经过近年来市场经济的洗礼,存活下来的棉纺织企业都是经过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一些核心竞争力;但也有一些企业反映, 当前的销售形势比较顺畅可能主要是前端的一个拉动,后端的需求还没有很明显的启动,主要表现为价格传导还比较滞后,如棉花价格涨了以后棉纱价格却涨得比较少, 棉布的价格则基本上没有动。此外,企业的销售利润增长不明显,市场还比较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很需要有一个权威性较强的期货价格来引导。

    目前,我国现有规模纺织纱锭在1.5亿锭左右,市场预计棉纱期货上市将带来较大的交易额。棉纱期货上市后将与棉花期货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利于涉棉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棉纱市场缺乏权威的价格指标,很多纺织企业在进行棉花采购、棉纱销售时定价盲目,加之近几年棉花价格、棉纱价格波动频繁,很多中小型企业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很多大型企业也是勉强支撑。与此同时,进口棉花、进口棉纱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加大,市场迫切需要利用期货市场来对原料、产成品等进行保值操作。例如,在前几年,国内外市场棉纱价差每吨高达数千元,但很多企业并不了解棉纱市场的整体情况,也没有具有市场风向标的价格可供参考,这造成很多企业制定的生产计划脱离市场实际,同时也造成市场资源不能完成合理配置。

    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棉花期货上市后,仅仅是郑商所棉花检验规则就改变了国内棉市执行40余年的、传统的以等级定价以及以感官检验为主的检验规则体系,建立了仪器标准检验为主的新规则,为国内棉花质量的提高、 涉棉企业做大做强和经营稳定等做出了较大贡献,估计棉纱期货上市后对市场的良好促进作用会更大,业界当前对棉纱适时上市充满了期待。

    另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纱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棉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产值在制造业30个大类中比重超过5%,从业人员数量达250万人。我国棉纱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统计,我国拥有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9000余家,其中棉纱生产企业5400多家。

    (摘编自《期货日报》)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