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6月18日实施的《GB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规定茶叶中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5mg/kg,高于美国最大残留限量。近日,美国环保局发布通报,确定了喹螨醚在干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9mg/kg。该法规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关反对意见及听证会将于今年7月24日举行。相关生产企业应及时跟踪美国及各茶叶出口贸易国对茶叶类产品中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变化。
喹螨醚,又称螨即死,具有杀菌活性,可通过对昆虫细胞的毒性从而杀死害螨,能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的真叶螨、全爪螨、红叶螨及紫红短须螨。
近年来,各茶叶出口贸易国不仅频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制订的依据、生产技术和检测技术的不同,所制订的农残限量标准也有较大差异。
国内外制订茶叶农残限量的原则主要有FAO/WHO风险性评估原则和零风险原则。前者是联合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安全性评价原则,根据人体接触量的大小以及人体或动物的毒性大小来制订相应的标准;后者则不考虑化合物的毒性大小,只基于自身的考虑重点来制订。欧盟一直以来采用零风险原则,对农残限量标准的调整也最为频繁,针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自2000年的200多项到现在陆续增至400多项,其中以最低检出量作为限量标准的项目已占总量的90%以上,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的农产品检出限标准一律为0.01mg/kg。日本采用的风险性评估原则,于2005年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向我国通报了《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并于2006年正式实施,其中对茶叶农残设定了200多项限量要求,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则一律设定为0.01mg/kg。2004年摩洛哥开始对我国出口绿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于2015年要求所有装船出口摩洛哥的茶叶必须提供由输出国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的英文抬头的检验证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影响。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国内相关茶企和行业协会,及时跟踪美国及各茶叶出口贸易国对茶叶类产品中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变化,熟悉国内外标准差异,时刻关注质检总局的相关信息,加强和进口商的沟通;做好对出口茶叶种植过程中投入农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出口贸易国的要求,规范用药、科学用药;及时调整相关产品自检自控项目,切实做好产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自控;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技术手段改良茶叶生产加工工艺,对茶叶原材料进行精选和精细加工,减少成品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优化产品质量,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破解国外贸易壁垒。
(杜金明 张庆云 江山宁)
跟进报道
茶产业服务联合体近日成立
为准确把握国际茶叶市场不断变化的质量标准,了解全球农残的检测要求,全面推进茶园生态质量全程监控体系,为茶叶生产、出口企业排忧解难,北京汇德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携手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标准检测、体系认证、植保管理、茶树科研、茶叶生产等最具代表性的企事业及政府、协会等单位,于6月2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出口茶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研讨暨《茶产业服务联合体》成立交流发布会,共同发起并组建了面向茶叶生产基地的综合化服务组织——“TSU茶产业服务联合体”(Tea Sustainability Union)。
会上,相关专家解析了浙江省茶叶出口现状、国际市场对茶叶安全质量检测新动向和我国有机茶在欧盟、美国市场的竞争力。ETP国际道德茶叶合作联盟、雨林联盟与UTZ互世、日内瓦国际关系学院等代表也分别发言,对会议召开与TSU的组建表示一致肯定。
参会企业分别从自己的生产防控角度,介绍了针对茶叶质量的生产措施。对于蒽醌、高氯酸盐、灭菌丹等出口欧盟高频项目也与同业及第三方机构展开交流,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农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