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网络优势、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助力市派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推进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能力,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供销合作社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村社共建对接服务第一书记帮包村的通知》。《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整合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各自的优势,聚合农村资源,推动农民合作社、服务设施、为农服务中心、干部队伍“四个共建”。
在共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通知》提出,供销合作社要帮助、引导所在村根据当地实际成立农机、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农民合作社,开展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培育特色产业和名优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经营效益;积极引导农民、村“两委”以土地、供销合作社以各种资源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供销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等环节社会化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利用原有仓储、加工等设施成立粮食银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合作社开展运销、储藏、加工服务,重点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拓展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
共建服务设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是《通知》明确的第二个共建措施。开发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场地、设施,与供销合作社共建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便民服务项目;村内原有超市可加盟供销合作社连锁服务体系。利用第一书记的扶持政策、项目资金和村内资源,合作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综合性服务。
《通知》要求,共建为农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以供销合作社为主导,联合村集体、农民合作社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开展托管服务。推进农资直供,村“两委”负责组织协调,供销合作社负责联系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将农资直供到村户,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推广土壤深松、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肥一体化等新模式新技术,降本节支增效。充分发挥集约化经营优势,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等订单农业,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农业经营效益更多地留给农村和农民。
《通知》提出,共建干部队伍,为富民兴社提供人才支撑。供销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优秀人才可到村“两委”任职(挂职),村干部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可聘为基层社干部职工。通过共建干部队伍,实现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据悉,为了建立脱贫攻坚项目长效运营机制,《通知》要求把公益性与经营性、组织推动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农民、村集体和供销合作社共赢的运作模式,形成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长效机制。
(马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