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逆周期下,在许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良率凸现,发展乏力、收益下降之时,瑞丰银行各项业务逆势上扬,市场份额以每年1%的比例增加;贷款客户数量8年间增长了14倍;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
这一切源自8年来对零售银行的坚守,并把零售银行做到极致:“在一米‘宽’的地方挖百里‘深’”。
转型没有对与错,只有取与舍。
在转型路径上,瑞丰银行告别过去的“高大上”,转而追求“小而美”。该行自2009年提出“社区首选零售银行”战略转型,并始终秉承“服务中小、支持‘三农’”的市场定位,从未动摇。
从“做大做强”到“做小做强”,这一字之变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客户、业务结构的优化,更是全行人员思想理念的统一。
“事非经历不知难”,个中曲折只有改革者深知。
达成全行转型共识花了整整一年。在此转型中,该行采取“软硬兼施”:“软转”则以统一员工思想为抓手,大会小会,逢会必讲,360°无死角“洗脑”,形成共识;而“硬转”则以绩效为抓手,该行对3000万元以上大额新增贷款“零计酬”,对小微企业贷款新增一户奖励2000元,个人贷款新增一户奖励600元。
实施“零售银行”转型不是停留在理念上,而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
瑞丰银行围绕打造“零售银行”,从对内开展结构性改革到对外提供全新的金融服务,实现的是系统化转型。各项配套改革齐头并进,对组织架构、营销模式、网点标准、薪酬体系、考核机制、产品服务、人员配置等方面作了全新改造。
转型之路,道阻且长。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迸发出新的活力。
从2010年开始,瑞丰银行进一步提出零售银行“深度转型”目标,探索构建“一体两翼”的业务新格局。一体即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确保“阵地”不丢;“两翼”即构建财富管理和微贷两大新兴业务,顺应经济转型趋势,拓展居民理财之需。
2013年又引进德国IPC微贷技术,填补区域小企业、小作坊、小个体工商户、小公司的“四小群体”的融资空白,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创新无止境。
如今的瑞丰银行仍然紧紧抓住“零售银行”这一牛鼻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网格化、全服务、零距离的农村社区模式和广覆盖、高黏度、差异化的城市社区模式,两大模式齐头并进,实施零售银行深度转型。
经历了风雨洗礼的瑞丰银行前行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目光也更为深远。
未来的瑞丰银行将打造集智慧银行、超市银行、普惠银行于一身的新型社区零售银行,实现从“首选瑞丰”到“一流瑞丰”,再到“百年瑞丰”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