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信系统切实担负起金融扶贫的光荣使命,扎根农村,精耕县域,在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中开辟了一条新路。截至5月末,福建省农信系统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的“扶贫贷”余额达12.68亿元,惠及8.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投放额、扶持人数均占全省银行业75%以上;发放用于带动帮扶贫困户脱贫的信贷资金达3.69亿元。
金融扶贫成效显著
取得“五个全省第一”
福建农信系统认真贯彻福建省委、省政府金融扶贫工作部署,主动扛起脱贫攻坚先行旗,争当金融扶贫主力军,截至2017年4月末,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五个全省第一”的成效。
重点县贷款发放量第一。对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发放贷款426亿元,当地市场份额占比30%以上。
贫困户信用建档覆盖面第一。为全省45.2万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是全省唯一一家实现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发放量第一。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的小额贷款达10.76亿元,占全省银行业近80%。
贫困户贷款户数第一。扶贫贷款惠及2.68万户、近8万贫困人口,占全省银行业80%以上。
示范基地(项目)创建数第一。已创建50个金融扶贫示范基地(项目),位居全省银行业首位。
主动对接扶贫战略
完善工作机制
作为扎根“三农”的金融机构,福建省农信系统主动对接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精准扶贫战略大局,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使命和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金融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并实行“省农信联社-办事处-行社-网点-普惠金融便民点”五级联动,进一步统一全系统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助力脱贫攻坚的理念传导到服务客户的第一线。
出台工作规划。福建省联社出台了《十三五金融扶贫规划》并细化制定了年度工作方案;着力实施金融扶贫“1550”工程,力争2017年全面完成1个金融扶贫开发示范区、5个金融扶贫开发示范点和50个金融扶贫开发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
完善考核机制。福建省联社将扶贫工作纳入对各行社的经营绩效考核范围,重点考核各项贷款增速、贫困地区中长期贷款占比、贫困户贷款增速、贫困户授信满足率等指标,并对扶贫工作任务完成不力的机构和个人实行“不晋升、不评优、不评先”,充分调动全系统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基层行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贷尽贷,并将贷款投放任务分解到每位客户经理,定期统计小额扶贫贷款投放进度,按月考核。
精准实施金融帮扶
提升工作成效
精准识别。福建农信系统以省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对象,逐户摸底调查,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贫困原因、是否有脱贫项目,以及贷款的需求等情况,并逐户建立信用档案,2016年7月即全面完成全省45万贫困人口的信用建档工作。
精准对接。福建农信系统通过精准对接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在引领所在地行社信贷投放单独考核、促进加大投放力度的同时,引导基层网点和基层党组织联动,开展银村共建,实施“双百行动”,力争“十三五”期间创建100个信用村,投放100亿元民生贷款,推动全省2200多个重点贫困村经济发展,并做到对贫困户“三个明确”——明确帮扶方式、明确责任网点和明确包户客户经理。
精准帮扶。一是定制专项产品。福建农信系统推出了担保金·扶贫贷、惠农宝·扶贫贷、万通宝·扶贫贷等3款扶贫专项产品,各基层行社因地制宜,创新产品组合,切实满足贫困群体的脱贫资金需求。二是丰富帮扶模式。福建省农信系统创新了 “1+N”模式、电商拉动、结对帮扶、无偿捐助等4种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为贫困户“造血”。
(福建省联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