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为期4天的2017中国·天津·茶业及茶文化博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落下帷幕。目前茶业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记者从天津能带回什么有价值的见闻和信息呢?
临沧名茶抱团亮相
本届展会面积1.3万平方米, 展品涵盖6大茶类,还有紫砂、陶瓷等各种茶具,茶工艺品,茶服等。本届参展企业来自北京、云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天津本地品牌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天津茶艺大赛,彰显了天津的茶文化土壤日益丰厚。
云南临沧本次组织了强大阵容参展。祺丰源普洱、云南滇红集团、双江勐库茶叶、云南白药天颐茶叶、澜沧江茶业等10多家龙头企业参展,带来了普洱茶、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保健茶、花茶、茶食品等等。
巩固开拓北方市场
北方市场,是各大茶业品牌重视的战略要地。因此展会主办方和企业精心为市场选出优质品牌。本届大会的指定产品都是首次荣获“唯一指定”荣誉称号的: “祺丰源”、 “品重轩”、 “纯悦”等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大会唯一指定纪念茶、纪念茶具、指定用水。借助展会优质平台,为提升该品牌在天津乃至北方市场的影响力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展会期间,勐库戎氏举办了“2017年勐库戎氏健康好喝就是硬道理——健康好茶中国行(天津站)活动”,强调健康和好味;云南白药举办了德韵茶品“紫气春生,义结同福”新品推介会,现场签约;澜沧古茶现场启动天津区域“一杯茶·一辈子” 活动;国畅茶业携广东名茶英红九号首次亮相天津茶博会;盛合世普洱开拓北方市场,第一站选择了天津……
主题活动特色鲜明
展会期间的行业论坛、文化交流、无界茶会、茶艺赛事等都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文化交流与传播。
2017中国茶文化发展论坛于开幕日举办,论坛主题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汇聚业界精英、企业代表、媒体人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分析展望行业发展前景。嘉宾们重点探讨了中国茶文化如何在创新中传承。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红表示,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要取得重要成果。在我们身边,茶文化活动广泛举办,正有助于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现今快节奏的生活当中,茶文化跟随时代脚步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全行业的重大课题。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韬认为,中国茶文化的对外宣传,与其说在输出思想,更应该是输出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开办茶学院,是将文化传承发展的好方式。
四川天下茶友网总编辑杨健表示,媒体人在茶文化的传承上,更应注重“茶叶”本身。跨界是寻找茶文化创新的契机和灵感;开拓稳定的茶叶商业市场是茶文化持续活跃的保证。媒体人只有沉浸其中,挖掘茶叶农产品的原生属性,知道企业、茶友需要什么,才能传承好茶文化。
建京津冀茶业平台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展会上,2017京津冀茶文化交流会如期举行。本届交流会的主题是:“机遇 开放 共享”。倡导要抓住国家茶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以更开放的意识、更开放的心态、更开放的举措,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京津冀地区茶行业的发展。
李广韬说,京津冀茶文化交流会自2015年开办以来,一直希望京津冀茶行业通过天津茶博会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交流信息,增进了解,共同发展。今年除了邀请京津冀地区商业联合会、茶行业组织、媒体外,还加大了品牌企业邀请力度,促进更多的合作,创造更多的商机。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霍会龙表示:连续几年都来天津茶博会,茶博会的档次不断提升,展会成为重要的交流平台。
中国商联会、北京商联会、天津商联会等商联会代表,河北省茶业协会、河北省茶产业促进会、石家庄茶业协会、沧州茶文化学会、保定茶文化学会、廊坊茶行业协会、秦皇岛茶文化研究会等茶行业组织代表,祺丰源普洱、品重轩、聚宝龙、八角亭、大沁白茶、满园香茗、泓壶轩、天津悦轩朗商贸等品牌企业代表,与媒体代表等40多人出席了交流会。
创办于2015年的天津茶艺大赛,借助天津茶博会平台,今年进入到第三届。成为促进京津冀茶文化协同发展的成果和载体。6月9日起,天津第三届茶艺师大赛,天津市第二届少儿茶艺大奖赛暨天津市首届幼儿茶艺大奖赛陆续拉开帷幕。主办方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郝连奇表示,明年计划邀请来自北京、河北的茶艺人才来天津,与天津茶艺选手同台竞技,一展风采,把这个平台的效果发挥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