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鄱阳湖1/3水域的江西省都昌县被誉为“中国湖都”,是典型的湖区县,也是江西省25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81.6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353人,贫困户18066户,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脱贫”二字,成为都昌人民共同的心声。
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的“生力军”和 “支农主力军”,江西都昌农商银行承担起了一份金融扶贫责任,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实际的金融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
由面带点,实现扶贫“规模化”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指依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来带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脱贫和致富的扶贫模式。
近年来,都昌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并推广“龙头企业+基地+贫困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等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和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 “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平台优势,优先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较多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提供信贷支持。
以前虽努力劳作,但收入一直上不去,想做其他的事,又苦于资金不足。说到这里,都昌县左里镇的巴水清总是一脸无奈。“但这一切在去年都昌农商银行开展产业扶贫贷款试点工作以后被彻底地改变了”,巴水清显得有些激动,“正是这项优惠政策,让我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当时我就和其他3个贫困户联合在一起,成立了肉牛专业合作社,很快拿到了4万元贷款发展肉牛养殖,现在,我们养殖肉牛80多头,户均纯收入达到近3万元。”
去年以来,都昌农商银行主动出击,按照“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原则,在全县10个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较大成绩,脱贫致富成效明显:如向都昌县春桥乡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仅该公司就帮助了16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融合。
小额信用贴息贷款——
以点促面,助推扶贫“精准化”
产业扶贫虽可以带动一批人脱贫致富,但也往往会忽略没有加入合作社或者不在公司务工的个体贫困户。如何让他们脱贫致富,使扶贫不留死角成为该行思考的命题。为此,该行在前期产业扶贫贷款试点的基础上,又适时推出了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全力助推精准扶贫。
左里乡是该县著名的茶园种植基地,去年龚老板响应国家返乡创业号召,利用打工积蓄和向亲朋好友筹借的资金,承包了一片荒山种植白茶。随着第一批茶树苗种下,他已无钱购买化肥和第二批树苗。就在他一筹莫展时,都昌农商银行建档立卡工作推进到左里乡,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该行与县扶贫办等单位通力协作,很快为他办好了扶贫贴息贷款。现如今,龚老板已将经营规模由原来的70余亩拓展到现在的200多亩,并加种了药用栀子花,收入前景可观。
为助推精准扶贫,该行大力推广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推出适合地方特色的信贷模式;多方联动,主动与当地政府、财政所、扶贫办、民政所,以及辖内居委会、村委会沟通合作,开展地毯式调查,扎实推进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力争扶贫一个都不能少;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从信用记录、家庭劳动力占比、家庭劳动技能和上年度家庭人均纯收入五个方面给予贫困户信用评级,为授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建立数据支撑和依据。
截至4月底,该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4118.87万元,帮助1524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助学贷款——
以人为本,发挥扶贫“人性化”
“当我拿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又喜又愁,喜的是我考上了名牌大学,为家乡争了光,愁的是我家是农村特困户,高昂的大学学费难以负担。”回想当时的困境,邵贤民恍如昨日。现如今,邵贤民已经通过都昌农商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顺利入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都昌农商银行担当社会责任,发挥自身金融资源优势,提前谋划、主动对接,通过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切实帮助困难家庭子女解决读书难问题。
提早谋划,对全县摸底排查。该行在6月就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各支行负责人带队客户经理深入社区、农村,走家串户,将当年高考家庭,特别是困难户一一登记在册,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对接。
积极出击,大力宣传。该行在高考考点设立爱心亭,通过发放助学贷款宣传折页、与家长交谈等方式,让家长、学子及时了解该项政策。暑期,该行又通过微信、LED显示屏、宣传折页等方式,重点宣传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深入人心。
开通绿色通道,实现一站式服务。该行在“三农”事业部开设2个助学贷款绿色通道专窗,并与县教育局学生自助中心联合办公,专门受理助学贷款申请,申请人携带村委会或社区开具的证明便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大大简化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办贷效率。
截至目前,该行累积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5088万元,圆了4728户贫困户家庭学子的大学梦,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赞誉。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常抓不懈。”都昌农商银行董事长余梦华表示,作为百姓身边的银行,都昌农商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满足贫困户的金融需求,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