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山东省栖霞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王雪卿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我们销售的是农资,经营的是服务”,这是山东省栖霞市供销合作社在“政府放心农资工程”建设中遵循的理念。现在,单纯的提供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方案才是农民最需要的。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源头,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好的农资产品可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而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不仅会造成减产或致使农民“颗粒无收”,还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是影响群众的生命健康。
栖霞市是苹果大市,苹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都”称号,产量常年保持在15亿公斤以上,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20%。全市农资消费额每年在20亿元左右,仅化肥一项果农每年需求量近40万吨,市场份额巨大。近几年来,由于市场放开,经营业户众多且良莠不齐,果农在购买农资时上当受骗,“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广大果农迫切需要一个由政府主导、能够发挥农资市场主渠道作用、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的农资市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栖霞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出台了《关于加强农资市场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确立了由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联动,在全市建设“政府放心农资工程”,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农资市场,消除果农在购买农资时的后顾之忧。
想要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农资产品,就必须在网点建设、产品销售及监管环节上下功夫。栖霞市社首先与烟台市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烟台市农资总公司开展联合合作,在人口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村庄大力建设“政府放心农资”镇级直营店和村级直营店,搭建起健全的农资终端连锁经营网络。目前,已建设“政府放心农资工程”镇级直营店、村级直营店、加盟店146处。同时,按照布局合理、服务半径适宜的要求,在桃村和城区成立测土配肥(配送)中心2处,形成了以配送中心为龙头、镇级直营店为骨干、村级直营店为基础,覆盖全镇域和一批重点大村的“政府放心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为保障所经营的农资商品质量,市社还建立了多环节质量管控体系。在购进环节,与烟台市农资总公司合作,选择全国规模较大的农资生产厂家进行招标采购,确保进货渠道正规、产品质量合规;在经营环节,建立并实行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对所进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一货一卡,建立商品购销台账,并与农民签订质量承诺书,为农民发放质量承诺卡,确保农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此外,栖霞市社还与有关部门协作,建立审查备案、市场准入、信息共享、质量追溯等制度,构建了农资检测和预警平台,有效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市场。为扩大“政府放心农资工程”辐射和受益范围,积极加强与当地有关为农服务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和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主体开展业务合作,对其所购进的农资商品按优惠价格予以直供,降低了为农服务组织的经营成本并惠及农民。在“政府放心农资工程”的建设中,市社始终强化“我们销售的是农资,经营的是服务”这一理念,并将这一理念通过采取综合措施贯穿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栖霞市社在桃村成立了烟台市范围内设备最新、规模最大、数据最全的农资检测中心,对所有农资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检验,为全市农民提供免费的配方施肥服务,出具指导性施肥报告,定期对全市土壤进行分区域检测。根据检测报告,农民有针对性地购进适合全市果园使用的肥料。同时,市社还与农业部门配合,在所有镇级直营店建立测土配方工作室。农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直营店或配送中心进行免费检测。根据合理的服务半径在部分镇级店安装测土配肥档案查询系统,将农民近年来所检测的样本、使用的肥料全部存储在系统中。针对农民土壤的检测情况,向农民提供配方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进一步提高了用肥的科学性,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受到了农民的肯定和欢迎。
为了进一步推进科学用肥,栖霞市社加快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力求为农民提供标准化生产和科学施肥、用药的“样板”,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基本目标,逐步引导农民向苹果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服务社会化方向转变。2015年,栖霞市社与北京傲禾肥业连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栖霞傲禾测土配肥公司,主要是为栖霞农民提供农资科技、农资使用、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等服务。公司的服务中心有员工32人、技术服务人员8人,测土配方车6辆。根据农民需求,公司免费为农民提供土壤检测服务及各项技术指导服务。农民如需对土壤检测,只需电话通知公司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将派技术人员进行土壤取样,并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化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农民根据检测报告即可了解土壤的结构,并根据土壤结构由中心进行智能配肥。此外,服务中心还会不定期举办农资使用知识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按标准化进行生产管理,提升果品品质。若农民生产中遇到技术性问题时,可随时到中心的庄稼医院进行免费咨询,技术人员会同专家一起对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截至目前,中心已免费为农民检测土壤样品2350份,接受农民科技咨询362人次,解决农民在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问题426个,举办农民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826人次。
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打造便捷高效的新型流通服务新格局,栖霞市社立足发挥实体店与电商各自的优势,实施“村村通”工程,构建起网上订购、实体店配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村村通”服务体系。市社依托现有的覆盖全部镇街和主要村庄的“政府放心农资工程”网络以及家友福日用品连锁超市经营网络,将农资和日用品进行线上线下结合运营。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只需在网上订购,就近的实体店即可根据用户需要,当日将所需用品直接送达农民家中或田间地头。同时,农民的农副产品也可委托服务中心或者是电商公司进行网上销售,形成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双向流通。这项工程的建设正在进行之中,计划用1—2年的时间,打造较为完善的新时期“网上供销社”。
通过上述措施,“政府放心农资工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截至目前,“政府放心农资工程”测土配方面积达45万亩、智能配肥面积达42万亩。2016年,销售各类化肥12.6万吨,向农民提供智能配肥8.5万吨,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经过几年的建设,“政府放心农资工程”已经形成了以配送中心为龙头、镇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为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努力为栖霞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