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信用社以金融精准扶贫为主战场,以扶贫小额信贷为抓手,精准发力,精准投放。2016年,广西农信社在54个贫困县累计发放贷款9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23亿元,比年初增加273亿元,增速18.82%;全年向41.3万贫困户发放贷款197.54亿元,是全国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超百亿的四个省份之一;以占当地银行业22%左右的存款资金,发放了占当地银行业99%以上的扶贫小额信贷、63.78%的农户贷款、50%左右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60%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贷款,多年来纳税总额居广西区直企业、金融同业第一。
搭建一个平台 促进脱贫致富
广西农信社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最高3万元提高到5万元,部分县域提高到15万元;出台支持贫困地区优惠政策,推进实现贫困农户“多贷款、贷大款、快贷款、贷长款”,使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带动贫困对象就业增收。
广西农信社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普惠制金融服务,推进支持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制定对54个扶贫重点县、片区县贷款增速以及农户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区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
广西农信社对困难农户子女上学、治病医疗、扶贫开发、计生诚信户等扶贫济困的贷款执行的都是基准利率和利率下浮,减轻了贫困对象、贫困地区融资成本。
广西农信社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金融主力军作用,以信贷资源为贫困地区农户拓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夯实发展基础,至2016年6月实现了贫困户信用档案和评级授信“两个全覆盖”。
扶持特色产业 振兴一方经济
广西农信社结合农业产业化“339”工程(做强3个千亿元产业、壮大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9个百亿元产业)和贫困地区产业特色,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引导更多农户开展特色种养、订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广西农信社还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带动和促进贫困农户和贫困地区发展。2016年广西农信社在54个贫困县各项贷款增速及农户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全区农信社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19%和24.66%。
与此同时,广西农信社积极支持当地糖料蔗、水果、秋冬菜三个“1500万亩”生产基地建设,并围绕自治区实施粮食、茶叶、桑蚕、食用菌、生猪、肉牛肉羊、罗非鱼等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做好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加大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造生态、高效、精品农业。2016年,全区农信社向制糖、桑蚕、酒精淀粉以及林业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放贷款186.38亿元,2016年12月末贷款余额461.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71亿元。
创新信贷产品 激活一池春水
广西农信社首创“农家乐”农民建房按揭贷款,参照城市商品房按揭贷款的模式,并根据农民习惯灵活设计,既有效满足农民建房资金需求,又缓解农民集中还款压力;出台专门针对扶贫对象的专属贷款品种——致富贷,降低授信门槛,减少信息采集内容,简化评级项目,使更多的贫困户获得农信社的资金扶持,切实提高扶贫到户贷款的覆盖面和满足率。2016年6月末,广西农信社完成了除低保户外的贫困户的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授信工作。截至2016年12月末,广西农信社贫困户授信金额435亿元。
广西农信社实施包括对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贷款一律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贫困户购(建)房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下浮20%,治病医疗,计生诚信户等贷款执行基准利率,每年为农户减少利息支出约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