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市社:“三结合三对标”抓学习教育常态化
本报讯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供销合作社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紧密结合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本部门实际,创新思想教育方式,建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在工作方向上做到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上率下,坚持激发活力,坚持常抓不懈;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三结合三对标”。
“三个结合”,即结合单位实际、结合脱贫攻坚和整改问题抓学习教育。汉中市社党组印制《2017年党建和作风建设学习资料选编》,将关键学习内容汇成册,并将重要学习书籍和篇目列出目录,督促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党章、党规、党法及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五次党代会和五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追赶超越、脱贫攻坚政策知识、作风建设和“三项机制”建设文件,以及中央、省、市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文件要求;同时,在第一书记驻村和工作队驻村的基础上,推行全体机关人员轮岗驻村抓脱贫,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访民情、知民需、解民忧活动,到村宣讲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开展技能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对“两学一做”民主生活会、作风建设中查找出的问题确定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跟踪落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长期积累的共性问题,通过改革的办法,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三个对标”,即对标全面过硬工程抓学习教育,对标“四个合格”抓学习教育,对标主体责任抓学习教育。该市社要求按照“整体推进、全面过硬”的思路,着力实施“七个过硬”工程;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学做互进,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增强组织纪律性,令行禁止,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在追赶超越、脱贫攻坚等艰巨任务中建功立业;另外,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党组书记带头学习,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党组成员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必修课,加强政治历练,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党员党性锻炼,突出问题导向,坚决防止党员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
(陕讯)
重庆市石柱县社:把系统工作与学习教育相结合
本报讯 近日,重庆市石柱县供销合作社召开全体职工及部分退休党员大会,按照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开展了学习和讨论,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该县社要求,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相关科室具体落实,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计划、个人自学计划等,完善工作具体任务。同时,县社将主题党日活动与“三会一课”、扶贫帮扶、“四城同创”等工作相结合起来,专题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精神等相结合,问题整改与作风专项整治相结合,切实做到以学促做、以学促改。
该县社还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要求干部职工联系思想实际学、带着问题思考学、立足工作岗位学、结合个人缺项学;扎实做,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围绕“四讲四有”标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到“四个合格”;持续改,认真抓好党员、党支部、党组三个层面的问题整改,强化问题导向,建立查找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通过强化过程检查,县社在提前印发学习资料和讨论议题确保学习实效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对职工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徐毅 谭丽霞)
贵州三都县社:成立“党员之家” 开启学习教育新模式
本报讯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新方法,提升党组织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党员的沟通与联系,贵州省三都县供销合作社先行部署党支部微信群创建工作,打造“互联网+党建”。牢固树立党员以支部为“家”的理念,建立“三都供销党员之家”微信群,着力打造微党建,开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新模式。
通过“三都供销党员之家”,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了联系党员干部的信息渠道,有效弥补了传统学习教育模式的不足,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素质能力的空间课堂。
依托“三都供销党员之家”,大力宣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运用“三都供销党员之家”,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亲密”的接触,加强了党员同党组织之间的信息互动,特别是对于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离退休老党员同志可以及时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确保教育全覆盖、学习无死角,增强学习效果,促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升温。
(赵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