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5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废旧纺织品回收困难重重,专家建议
完善政策促进再生资源领域新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张 成

    废旧衣服回收再利用,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前,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逐渐形成了产业链,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也面临多重法律和政策障碍。如何完善行业法律法规成为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亟需解决的难题。

    废旧纺织品体量大利用率

    我国是纺织大国,目前每年的纤维加工总量达4500万吨。由于国内资源短缺,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纺织品和原材料,其中合成纤维生产用的石化原料进口量达到60%。随着纺织品使用量逐年加大,国内纺织品废弃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已达到每年2600万吨的水平。但我国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率却很低,2015年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量约为350万吨,仅达到13.5%。根据测算,如果我国的废旧纺织品利用率能达到50%,那么,每年产出的化学纤维约为940万吨,相当于节约原油1880万吨;每年产出的天然纤维约为470万吨,相当于节约土地1634万亩!这是一个缓解我国资源紧缺问题非常有效的途径。

    据介绍,废旧纺织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纺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下脚纤维材料,这在目前纺织企业生产中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综合利用于各个领域。二是消费领域中不再被使用的服装、家用纺织品。在纺织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已把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作为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从回收到利用的产业链形成,从政策支持到企业实践,都还是刚刚起步,亟待建立完整的循环利用体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难点和重点将由“废”转到“旧”,“旧衣”的综合利用需要建立并完善回收体系、加工体系、产品体系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与标准评价体系。

    体制和政策制约行业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从事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利用的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二次污染严重,再生产品档次低。这与行业存在的短板密切相关。“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利用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行业顶层设计。”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赵国樑说。首先,缺乏政策、法规的引导。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及再利用,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对废旧织物回收再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战略目标,政府的积极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及再利用工作的开展。我国近年来虽然也有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环境保护法(2012年)、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07年)的出台,但废旧纺织品并未被明确涉及。而被列为重点再生资源的类别,如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电子产品等,回收率都大幅提高,均超过70%。其次,行业监管主体不明确。由于涉及废旧纺织品处理的相关法规、条例和标准的缺失,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都没有专门出台针对废旧纺织品流通监管的政策,致使行业内的发展良莠不齐,充斥不当竞争,也降低了本行业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再次,缺少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行业中,专业名词使用不统一、技术标准也不统一,不利于民众建立正确的认识,也不利于行业内全产业链的建立。同时,没有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规范,也是消费者对再生纺织产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的重要原因。最后,回收渠道单一。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居民目前处理闲置衣服的最主要方式是堆放家中,绝大多数居民闲置的衣服数量在10件以上。可见,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率,解决回收渠道的问题是关键。而我们的行业规划中,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虽有明确指标,却无实现目标的可行措施。

    亟需完善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虽然我国废旧纺织品行业面临诸多阻碍,但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也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

    赵国樑表示,废旧纺织品行业作为再生资源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应该得到政府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启动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格认定制度,对认定的企业从政策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下,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行业的生产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低,企业要想参加真正的市场竞争,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扶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每年对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和所得税目录进行调整,以及针对回收企业无法开具进项税发票的情况,设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扣税凭证,仅作为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使用。这些都对废旧纺织品行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回收渠道我国仅以社区回收和企业回收为主,且受到管理分散、物流成本高等诸多限制。为了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率,需要将加强宣传和扩大回收渠道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强化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开展网络宣传等,鼓励民众直接参与环保活动。开展废旧纺织品校园回收、网络预约回收、服装生产企业回收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环保健康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利用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国目前废旧纺织品加工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具有区域集中的特点。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市场的波动和成本的提升,如果分区域形成产业链联盟,建立集约化现代分拣工厂,改善分拣环境,减少污染,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则更有利于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利用。

    “二手服装市场是处理废旧衣物的好方法。”赵国樑说,目前出于安全和卫生的考虑,我国尚未开放二手服装市场,消费者也因此对于二手服装消费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但消费者对于亲朋好友赠送的旧衣服是接受的。这说明,消费者的信任是二手服装流通的基础。如果制定出二手服装的卫生防疫要求、清洗消毒标准,并且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则环境卫生不应该成为二手服装消费的主要问题。那么,在适当时机,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放开二手服装市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