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读到了秋山利辉先生的《匠人精神》,一改以往对匠人只知埋头苦干的认知,对匠人精神有了重新的定义和解读。
“秋山木工”是一家40多年前创办起来的家具定制企业,员工只有34人,但它创造了10亿日元的年销售额。在日本,向它订购家具的客户和慕名来参观的企业经营者络绎不绝。
那么,“秋山木工”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秋山利辉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想要成为工匠的人,都必须在这里完成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才能被录用为正式学徒,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等学习。只有在心性与技术方面磨炼成熟的人,才能被认定为工匠,然后再经过三年的学习,在总共八年的时间里,德艺双修,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工匠应具备的全部素质才可出师。
新学徒每日都要向父母写“修业报告”,思考自己的过失进步。每一次,父母在收到学徒们的报告后都会提出希望给予鼓励或建议,学徒们收到父母的寄语后,在每天的晨会上朗读,往往感激涕零,奋发向上。学徒们认真工作的动机不是赚钱,是为了光宗耀祖,报答父母之恩。
秋山利辉认为,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的人,不会关心他人,也不懂为他人付出,所以“秋山木工”推行寄宿制,师傅和徒弟朝夕相处,吃饭睡觉都在一起。徒弟们除了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外,其余时间都必须跟着师傅。秋山师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徒们相互照顾,事事照应,长时熏修,耳濡目染,匠人精神的行为准则早已深入骨髓。这些人通过八年的磨砺,成为能够做出使用一百年、两百年家具的真正匠人,走向世界各地自立门户。
每逢新旧员工交替时,“秋山木工”的营业额都会下降一大截,花了那么多心血和时间培养人才却不留为己用,很多人说这样的行为很傻。但秋山利辉培养匠人精神,却不私藏这种精神。离去的匠人虽身在别处,但无论他们的技艺还是心性,都深深地烙上了“秋山木工”的印迹,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匠人之所以称之为“匠”,不仅因为他们拥有某种娴熟的技能,蕴藏在技能背后的,是他们拥有的一颗匠心——纯净、专注、坚韧、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