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聚力创新转型 聚焦“惠民强行”
江苏紫金农商银行成立六年来硕果累累
路 磊

    近日,江苏紫金农商银行传出喜讯:该行总资产超过1500亿元,存款首次突破1000亿元,贷款余额近700亿元,分别居全省农商银行的第2位、第3位和第2位。全线飘红的业绩单,为该行成立6周年献上了最好的生日礼物。

    据该行行长汤宇介绍,扎根南京的紫金农商银行,始终秉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城乡”的发展定位,在金融改革的浪潮中开拓进取,在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中阔步前行。成立6年来,该行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529亿元增长至1575亿元,增长近3倍;存款由464亿元增长至1007亿元,增长2.1倍;总资产和存款双双超过千亿元;贷款由292亿元增长至676亿元,增长2.3倍。

    6年来,该行实现晋级争位、监管评级和省联社等级行连年上台阶,成为银监会监管评级2B级行,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B级行,全省农商行最高等级5A级行;6年来,该行扎根南京,深耕实体,在实现自我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2016年,该行再获省、市两级“文明单位”称号;荣登中国金融机构最高奖“金龙奖”榜单,并获“年度最佳农商银行”称号;成功跻身中银协“陀螺”评价体系全国农商银行第15位。

    创新和转型是紫金农商银行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2016年,该行江北新区分行、科技支行和上海产品研发中心相继成立;获得保险、基金代销、省公积金归集、资产证券化,并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金陵惠农贷、直销银行、联投平台大幅度提升支农、获客及服务能力;顺利启动IPO工作,步入主板待审序列。

    聚焦惠民,实施普惠金融是紫金农商银行矢志不渝的追求。该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服务地方经济先锋队作用,积极开展“网格化”金融服务,将员工下沉到各级网格,对接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圈、进学校”;129个营业网点服务覆盖城乡,重点建成102个农村金融服务站,284台自动存取款机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236台“紫金快付通”实现全市225个行政村全覆盖,使助农取款不出村,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6年4月,该行直销银行上线。这一互联网创新平台,让农区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便捷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直销银行注册客户84万户,绑卡14万户,累计销售理财39亿元。在直销银行上,该行还创新优化代缴费渠道,上线南京地区水、电、燃气等所有代收项目,代缴代扣客户数达12.5万户,积极打造全市“代缴费项目最全银行”。

    支“农”支“小”是紫金农商银行的经营之基。在支“农”方面,该行深入推进“阳光信贷”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已授信户数6450户、金额15亿元,用信户数5020户、金额10亿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投放金陵惠农贷350户、余额3亿元;牵头设立南京市第一家专门服务农业生态建设、产业化建设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南京新农扬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一期规模5亿元。

    在支“小”方面,该行创新推出小微客户“微保贷”“紫微贷”“抵押循环贷”等产品;新成立的科技支行定向服务科技企业,累计发放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50户、余额2.2亿元;实施集中审查审批,提高小微办贷效率,平均授信时间由7.9个工作日缩短至5.4个。

    坚持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是紫金农商银行的长期坚守。2016年,该行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有效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全年累投各类贷款中,支持实体经济投放约占80%左右,共支持市“双百工程”重点项目和服务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25项,累计授信146亿元,用信46亿元;全年累计棚户区改造、基础建设等投放贷款132亿元,净增43亿元,增幅达49%。

    据统计,2016年,该行发放涉农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共46项,累计代发人次超过200万;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4万户,余额达3.2亿元,受益人口超过7万余人。此外,该行还积极构建帮扶特殊教育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社会福利院等弱势群体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在庆祝成立6周年的重要日子,该行也迎来了其新大楼的正式启用。启用新办公大楼,不仅改善了办公条件和内部环境,也标志着该行的发展又跃上一个崭新的平台。“2017年,必将是紫金农商银行不平凡的一年,IPO进程加快,跨区经营即将实现,紫金农商银行将聚力创新转型,聚焦惠民强行,全面提升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奋力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上市银行。”该行董事长张小军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