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环保这道“坎”:早投入换得高收益
环保趋严再塑农药行业生存新格局
本报记者 汪 洋 陈元邦

    提起环保话题,众人为之关注。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化工企业相关的管理措施也变得越来越严格。随着环保压力加大,农药行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众多法律法规的密集发布,农药行业又该如何面对﹖“十三五”时期,农药企业还将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近日,围绕相关话题,业内一位资深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安全环保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产品质量是企业效益的保障线。农药行业需要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循环发展上推动结构转型。农药企业更需在关注自身生产经营的同时,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进程,加快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才不致于陷入被动局面。”

    环保趋严形成紧逼态势

    如果说2015年是环保政策加压的起始年,2016年是环保政策的爆发年,那么在2017年,环保政策则在继续“发威”。特别是对于化工行业来说,今年是化工行业的环保改革年,不少企业被勒令停产整改,整个行业洗牌形势也进一步加剧。

    记者了解到,在刚刚召开的2017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绿色发展六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六大计划分别为《废水治理行动计划》《废气治理行动计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动计划》《节能低碳行动计划》《安全管理提升行动计划》和《石油和化工园区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此外,化肥、农药企业的环保之缰也进一步收紧。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及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农药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的环保化处置成为我国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连续出台的环保法规和正在制定之中的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标准,对农药企业形成了步步紧逼的态势,让不少农药企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已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对化工特别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问题提出诟病。”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告诉记者,环保问题是农药行业无法回避的,也是行业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的,农药行业环保升级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号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实施,让环保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农药生产尤其首当其冲。

    “我国政府对环保要求不断升级,多项农药相关环保政策的制定与颁布使得环保工作成为农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么多的环保法规和措施,给农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严格的环保措施也是一把利器,为淘汰落后、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据李钟华介绍,2015年11月,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使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农药企业来说,同样需要升级一批、调整一批、淘汰一批。“2016年发布的农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又提出,到2020年农药企业数量要减少30%,环保就是最有力的抓手。对农药企业来说,环保就是道坎儿,迈过去就能上升到新的平台,迈不过去就要被淘汰。”她强调说。

    绿色发展是环保主旋律

    相关资料显示,一方面,我国化工行业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安全生产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重要瓶颈之一;另一方面,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求行业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构建新的绿色发展体系。

    据专家介绍,农药企业的生产有特殊性,吨位小、间歇生产、品种多,而某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毒性高、成分复杂以及含磷、苯、酚、汞等比较难处理的化学物质,处理难度大、投入高。另外,农药企业会在一年当中生产不同的农药品种,“三废”的排放成分各有不同,也增加了处理难度。而目前大多数的环保公司提供的“三废”处理技术,绝大多数仅适用于普通的化工企业,而很少有针对农药企业的,这也是农药企业在环保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现实困难。

    对此,国内多位农药企业的环保技术负责人建议,农药企业的“三废”处理技术要从头、中、尾三部分抓起:首先,从头做起,就是要改进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三废”排放;其次,中间部分要增加预处理环节,尽量减少末端处理的压力;最后,尾端加大处理力度。

    另有专家建议,农药行业则需加快高效催化、高效纯化、定向合成、消旋和转位以及水相法合成、生物酶法拆分等技术的推广,对草甘膦、吡虫啉、毒死蜱、2,4-D、草铵膦、酰胺类除草剂、氯代氯甲基噻唑以及氯代吡啶等重点产品及关键中间体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改造。

    “政府将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化肥、农药生产项目,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清洁化改造,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从源头上解决废水的治理难题。”结合环保行业违法典型案例,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闫景军对农药企业在环保工作中的实践与投入及时给出了几点建议:依法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损害应担责;遵守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规定;按照排污许可证排污,不得超标、超总量;规范防止污染方式,严禁逃避责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安装使用检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积极配合环保监管人员接受现场检查;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缴纳排污费(环保税);全面如实公开排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此外,还要切实履行环保风险防范责任、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和举证责任、防范社会风险等。

    企业自身环保意识增强

    近日,记者在走访江苏泰兴、南通等地化工园区内的农药企业时了解到,随着我国环保生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节能减排形势愈发严峻,农药企业的环保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明显体会到,相关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同和主动担当的意识显著提升。

    “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对环境违法监管越来越严;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特别是较大的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不做好清洁生产,企业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甚至会毁掉现有的产业。”在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和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相关园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观点一致:“行业在转型升级,企业在谋求发展,经营者素质也在与日俱增,尤其在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改变行业形象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为了达到国家的环保要求,大企业要不断地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到合规生产;而一些规模小、资金和技术实力差、无力做好环保工作的小企业将会被拒之门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农药企业负责人表示,严格的环保法规为行业升级整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环保措施到位的大企业将从中受益,而无力做好环保工作的小企业将面临淘汰。据悉,这家企业迄今为止在环保方面的累积投入近3亿元,环保后期处理设施占地100亩,每月产生的废水处理成本约500万元,从技术到措施为环保实践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企业发展,环保先行,这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金凤告诉记者:“对于环保而言,化工企业没有捷径可走,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需强化自身的环保约束,通过新建和改建环保装置,并严格执行排污标准来满足环保的硬性标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严重的环保瓶颈制约,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放弃,反而越做越好。”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药企业压力很大。但是,不管困难有多大,农化企业必须走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施永平坦言,“大量的环保投入作为企业项目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公司新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投产,也使企业产品能够快速占领市场。特别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对净化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能将被清除出市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