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同步小康 我们得说到做到
依托竹产业 生活从此“节节高”
讲述者:李 洋(贵州省供销合作社驻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第一书记)

向贫困户出资2000元钱,鼓励他们发展养殖业。

    这几日,贵州省赤水市同步小康工作为迎接第三方评估,各地都忙着把脱贫攻坚的成果展示出来,大同镇天桥村也不例外。

    2016年4月,我从贵州省供销合作社下派到天桥村任第一书记,从此掀开了与天桥村干部群众一起肩并肩、心连心致力于全村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

    天桥村是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多年的帮扶联系点,全村57户精准扶贫户已于2017年1月全部脱贫,但距离全面小康还有很远的差距。刚到天桥村时,它是被上级组织“点名”的党组织涣散村。为了摘掉这个帽子,我们抢抓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在贵州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赤合特支旧址成立了红色文化工作室,开办“一小时党课”,着力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探讨全村同步小康的思路。一年后,这个“党组织涣散村”已经改头换面,并通过了上级的考核验收。

    要想富,必须有一支善作善成的脱贫攻坚队伍。2017年,全省“春季攻势”的号角刚刚吹响,天桥村的党员干部就直奔一线,与村民一起做好各项工作: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整治、精准扶贫再精准……如今,决战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已到,工作成效也已显现。

    二组村民谭昌莲,丈夫去世,要抚养4个孩子,还要还家里欠银行的十多万元贷款,生活非常困难。得知情况后,我主动向贵州省社领导汇报申请,由省社每年帮扶她每个孩子2000元,共计6000元钱(大女儿18岁在外务工已有收入)。要补血更要造血。就在上个月,我们还帮她买了两头猪以发展养殖。同时,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后,把该户纳入精准扶贫帮扶户,为其解了燃眉之急。谭昌莲说:“有了省供销社和政府的帮扶,我对以后就有信心了。把这四个孩子养大成人,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

    一年来,我走访慰问了天桥村贫困村民45户,发放各类慰问金16000元,协调企业家为天桥村3名贫困大学生每年提供36600元资助费用。以前村民对村委意见比较大,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慰问和帮扶,他们对村委印象改变,评价都变好了。

    贫困村要与全市同步小康,必然要走产业扶贫的路子。但是,缺资金、少技术、无产业是天桥村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三大难题。缺资金,就到处去找资金。2016年,我从赤水市财政局协调到170万元资金用于天桥村三组、六组的通组公路建设;从贵州省供销合作社争取到60万元用于天桥村的环境整治,解决了村集体经济不足、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比较难的问题。

    无产业,就因地制宜打造产业。为帮助天桥村人民找到致富的门路,我们制定了全村产业脱贫的计划:充分利用全村两万亩丰产杂竹林和楠竹林优势,发展竹产业;发挥当地天生桥和小桥子丹霞石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利用当地农民饲养乌骨鸡的传统优势,拟引进资金做强乌骨鸡养殖产业……

    5月2日,贵州省社召开2017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部署暨“五千行动”联络会,总结了2016年度省社自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和“五千行动”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部署2017年工作。我深知,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但是,有政策和资金作保障,有产业作支撑,天桥村的同步小康指日可待。

    (李彩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