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吉宝飞 通讯员 汤峰)5月5日上午,在山东鄄城县阎什镇的孔子学堂里,台上讲师引经据典,语言生动诙谐、幽默风趣,台下农民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是山东鄄城县孔子学堂开讲的第二节课,课堂上的孔子思想、儒家文化,滋润着农民的心田,深受欢迎。“这个课挺有趣的。第一节课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孔子思想和它的来历,这节课上学习了《论语》里的几个典故,感觉很充实。”听课农民贾兆雨高兴地说,“这个课堂真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徜徉其中,既有信仰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更是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也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扬供销合作社系统勇气、能力、担当的理念,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近日,山东省鄄城县首个孔子学堂在阎什供销合作社成立,当地居民在那里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国学教育,传承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精髓。
据悉,孔子学堂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创办,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弘扬、传承孔子优秀教育思想为要义的辅助性教育阵地。中国孔子基金会目前已建成约900家孔子学堂,农村成为今后孔子学堂布局的重点。目前,中国孔子基金会已与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达成合作,全省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中心将向孔子学堂开放,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登堂入室”。2016年12月11日,孔子学堂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的刘店子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开课,成为孔子学堂进驻供销合作社所开讲的第一课。在山东,供销合作社成为孔子学堂进入农村的通道。
“孔子学堂是一个开放性、公益化的课堂,它的授课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琴棋书画,又有国学经典、古文诗词、治家理念,一些公益文化活动也可以在这里举行,目的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让传统优秀文化深入乡村,走进农民的生活,丰富农民精神家园。”鄄城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助理、阎什供销合作社主任任胜武告诉记者,“我们要将孔子学堂打造成阎什镇及周边乡镇中小学校的校外教育基地,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他们的心灵播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种子。”
上过两节课的阎什镇农民杨宗领连连感叹:“这个学堂不仅充实了我们的思想,还让我们对供销社有了新的认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范围不只在生产生活方面,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教育和文化服务。”
据了解,阎什镇孔子学堂将邀请全市各县区名师专家以定期每月3次和不定期的公开授课形式,举行国学授课、诵读经典等免费公益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下一步,孔子学堂还将因地制宜,举行书法知识宣讲,并将根据农民需要,与生产结合,开设种植、养殖使用技术讲座,提升农民创业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任胜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