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金融行业创新,加速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型升级,也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很大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农商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农商银行的机遇。一是互联网金融帮助农商银行解决网点覆盖率低的问题;二是互联网金融帮助农商银行解决业务单一的问题;三是互联网金融帮助农商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对农商银行的冲击。一是互联网金融削弱了农商银行的中介地位。在第三方支付服务快速延伸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支付中介职能受到很大挑战,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中间业务收入减少。随着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近推出的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移动支付,今后,银行在这方面面对的挑战将会更加巨大。二是互联网金融减少了农商银行的传统业务。随着余额宝、网上理财产品、网络借贷平台等方式的出现与壮大,农商银行的传统借贷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营业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农商银行核心竞争力重塑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创新。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农商银行应积极适应和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变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业务和产品,加强农商银行内部互联网硬件和软件能力的打造。
利用互联网技术简化业务流程、开发智能机器设备。农商银行的客户主要以农民和中小乡镇企业为主,由于受众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所限,利用互联网技术简化业务流程,开发简单、友好的操作方式,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吸引客户成为农商银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大力整合与有效利用第三方服务商资源,为农商银行的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增值服务,提高客户体验,让客户享受互联网金融下的便捷。例如,可以和当地医院合作,银行客户凭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通过刷农商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缴费可以免费预约挂号,可以在农商银行手机APP中自助缴费,免排队之忧。通过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让客户更加便利生活,从而提高核心竞争优势。
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金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更高,要求农商银行对具备复合型技能的人才加以重视。农商银行应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专业知识背景、计算机技术知识背景的人才,强大的人才是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在金融复合型人才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三农”背景、注重农民特色化的基本需求,加强对金融和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复合型人员的培养。尤其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到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将行业内部优秀的经验充分的运用,打造和发挥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提高农商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借助于农村政策上的优势,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开发和研究,实现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将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水平全面提高,推动农商银行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