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学学植棉大户的“棉花经”


    这段时间,黄河流域的棉花播种正如火如荼进行,今年不少地区棉花春播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尤其是一些包地棉农的大片种植明显多了起来。

    大片、集中种植收成才好

    于师傅这些天非常忙碌,正在对土地进行浇灌、保墒,4月中下旬播种了棉花。据他介绍,今年与几个股东在河北沧州承包了200多亩土地,打算拿出45%—50%种棉花。 他介绍,棉花是一种喜温、好光、耐旱的植物,但是若想高产必须精心侍候。第一,棉种选择早熟、抗倒伏、单铃重、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棉种。“有时候,棉种选择的不错,但是由于周边地块都种其它作物,病虫害之间的交叉传播就会很严重。”于师傅表示,大块种植棉花更易于管理,更能提升单产和质量。第二,适时播种。以沧州为例,最佳播种日期是4月20日—25日。有句话说的好:不播5月棉。实践证明,早种长棉不长秧,晚种长秧不长棉。棉花适时早种增产显著,晚种减产减收。

    大户才有竞争力

    “现在黄河流域的轧花厂大多数是400型,因为店大欺客,很多零散小户在卖棉时很受伤。”4月13日,一位东营棉农表示,对于大厂来说,更愿意购买大户的棉花。 首先,大户的棉花更讲求品质,克服“一棵棉”销售的习惯。据了解,大多数专业棉农坚持分摘、分晒、分存、分售,棉花的一致性较好,能较大幅度降低轧花厂的生产成本,提升皮棉的品质。 其次,大户的棉花更有竞争力。以2016年为例,很多小农户的棉花送到轧花厂还经常被拒收,基本没有议价能力。但是,大户们得到的待遇却是被上门收购,或是有很大的议价能力,同等棉花要比小户多卖上个0.05-0.06元/斤。

    延伸产业链,才能更多地赚到钱

    今年一些种棉大户有一个新动向:即产业链延伸得更长。比如,河北沧县一位种棉大户,今年与朋友在河北、湖北等地租地种棉,同时跟当地某400型轧花厂合作,轧花厂为种棉投资,收获棉花供该轧花厂使用。“既能保障轧花厂有米下锅,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棉风险。”该棉农表示,现今“棉农+轧花厂”或“棉农+轧花厂+纺织厂”的模式越来越多,抗风险能力也越来越强。有人形象地说,这是一种捆绑发展,振翅齐飞。

    其实,棉农的棉花经还有很多,比如,4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这也让不少棉农心里暖暖的,不少棉农表示,要在“保护区”种棉风险更低,更能赚到钱。

    (帛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