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加强全县社有资产管理,2007年5月,湖南省沅陵县供销合作社资产管理中心批复成立,在机构设置上加强保障。工作人员主要由供销合作社原主任组成,职能是管理县社下属14家企业的留存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协助做好企业改制“40、50”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劳动保障事宜;处理好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维护供销系统的稳定。10年来的实践证明,资产管理中心机构的设立和供销合作社原主任的留用为社有企业的改制、留存资产的管理和遗留问题的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对社有资产分类管理的原则,盘活社有资产,努力增加收益。一是建立社有资产数据库,实行数据化管理。将社有资产信息翔实录入电脑,如资产所在地、国土证号、房产证号、发证日期、租赁或承包的起止时间、款项等。对社有资产数据库实行专人管理,资产情况出现异动及时更新数据,确保资产合理有效地利用,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二是坚持保护与提质并举,实行资产分类管理。把社有资产划分为良性资产、闲置资产、残值资产三类,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对良性资产进行提质增效,发挥更大的效益;对暂时没有能力开发利用的闲置资产,保护好资产的完整性,条件成熟时加以利用;对利用价值不高且有可能被蚕食的残值资产,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如官庄基层社在资产分类管理和利用方面,敢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力改造了官庄社老农贸市场,市场环境、购物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让当地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引进民间资本,以闲置场地入股合作共建“爱购购物中心”,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爱购”连锁超市已投入使用,官庄社当年获纯利30万元,且收益逐年增长;盘活了闲置多年的小商品交易市场,自筹资金改造建成官庄社综合服务大楼,总投资近300万元,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为官庄社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资产资源。三是推行社有资产巡查机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社有资产采取每半年巡查一次,主要查看资产是否安全完整、是否改变了资产用途、闲置资产是否被侵占等。在社有资产巡查中,资产所在地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一同参与巡查行动,一同督促问题的整改落实,有效地保持了资产的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做好资产安全统筹,确保社有资产安全。按照市社的要求,对县供销系统所有的资产进行了安全统筹,有效地保证了社有资产的安全。
(湘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