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4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印度招标唤起化肥行业冷思考——
“打肿脸充胖子”硬出口不如加快提升软实力

本报记者 张高科 张 番

    3月24日,印度首轮成交的26万吨尿素中并没有看到中国货源,然而仅仅不到两周,印度的第二轮招标成交量已超70万吨,其中确定的货源包括伊朗45万吨、中东9万吨以及中国的18.6万吨。据了解,二次招标的离岸价只有218美元/吨,核算下来,印度通过两轮招标,大约收获了到岸价最低221美元/吨,主流集中在225—229美元/吨的100万吨低价尿素。

    自去年开始,我国化肥出口出现量价齐跌,2017年出口市场刚刚开局便遇到令人难以接受的探底价格,面对国内高涨的成本和国际上能源大国的产能释放,我国化肥参与到国际市场不得不冷静思考。

    低价打破市场平衡格局

    2016年中国尿素出口价格创下近10年新低,在全年绝大多数时间内国际和国内价格倒挂。2017年中国的尿素出口价格也不容乐观,在3月24日的招标中,我国贸易商提供了离岸价仅为235美元/吨的低价货源,仍无奈出局。新一轮招标的离岸价竟然仅有218美元/吨,且有18.6万吨的成交将很快成为国内尿素市场的风向标。

    英国阿格斯咨询机构分析师解方表示,在此次印度招标中,中国货源的中标企业均为贸易商,包括中化化肥和两家国际贸易商。目前国内尿素出口大部分由贸易商代理,厂家直接出口的较少。事实上,不少贸易商在国内市场价格更低的时候采货,等待出口机会,也有部分贸易商通过“背靠背”的操作方式,先拿标、再采货,从而规避风险。因此,出口的压力更多的是集中在生产企业上。

    鲁西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李保泉表示,目前正值国内用肥期,印度招标价格过低影响了市场信心。折合国内价格只有1400元/吨,远低于目前国内市场的供货价格,所以此次成交主要是港口货源为主。由于港口库存量较大,所以国内企业仍以国内市场价格为主。

    河南晋开集团延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同宇认为,印度新一轮的招标量小价低也体现了国内企业出口竞争力不强。目前的市场情况是港口库存量较大,但由于亏损,所以不急于出口,国内企业因为招标价格过低也不会集港。但作为国内价格的风向标,招标价格还是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利空影响,这也打破了市场平衡,导致了今年在旺季还没结束价格就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目前国内的尿素产量并不高,旺季尿素价格出现下跌主要还是信心的不足。”联合惠农农资(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农分析认为,在工农业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印度第一轮招标低价影响了市场的信心,打破了市场平衡格局。“连续两轮的招标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尤其是218美元/吨的价格仍有18.6万吨的成交更是显示出出口形势的严峻。”

    尿素出口应保持合理价格

    每年印度预计的国内尿素需求约3500万吨,印度国内产量稍有增加,以及2016年底以来日益减少的库存,印度有望在2017年增加进口数量,但2017年中国尿素出口量继续下滑,1—2月共出口79万吨,同比下降61%。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预测,今年一季度我国尿素出口量约100万吨,全年尿素出口量约500万吨。以此预测计算,2017年尿素出口量将比2016年减少196万吨。

    张学农表示,从全球的供需以及中国尿素企业的成本来看,2017年中国尿素的出口量减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受电价、煤价以及运价上涨和环保压力的影响,国内尿素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参与出口的竞争力明显下降。

    杨同宇认为,由于中国尿素企业成本较高,所以在2017年国内的尿素出口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东各国,尿素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成本远远低于国内尿素企业,随着这些地区产能的释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尿素的出口。他建议,国内尿素企业应以稳价为主,不要恶性竞争。“一方面,受到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在价格跌破1500元/吨后,不少企业已经在亏损运行,目前煤炭的到站价已经达到1050元/吨,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倍,所以在成本方面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环保因素也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随着环保督察力度的加大,各企业不但要付出资金成本,而且还需人力、物力去应对。所以从成本上看,目前的尿素出口已经亏损,如果为了出口而出口,将得不偿失。”

    解方表示,总体来看全球尿素需求量增长不明显,甚至下降,对我国尿素出口相当不利。如果不出口、不限产,厂家就不得不关停。根据国内市场情况,特别是华北地区,不像往年4月中旬市场启动时需求量突然释放。到目前为止,市场需求慢慢释放,甚至一些经销商还在观望,因此导致市场上货越积越多。目前国内尿素产量每个月700—800万吨,如果市场不集中拿货,需求推迟2个月释放,就相当于1500—1600万吨的市场供应量,对市场而言,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矛盾进一步加大。从国际市场来看,中东地区尿素市场竞争力很强,伊朗尿素成本比较低,又刚刚摆脱了国际制裁,也希望尽可能多的出口。因此,对中国出口也会带来竞争压力。如果印度招标和国内需求匹配在一起,需求同时释放,这样会对国内尿素价格有一个支撑。国际市场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有联系,但不是线性的关系,甚至有时候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高。长期以来,国内企业还是应该定位于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价格低、中国出口利润空间小的情况下,国外出口更多作用在国内市场量的调节。

    解方认为,国际市场价格低,主要是因为中国出口的价格低。国内的出口不能靠低价走量,价格再低也拼不过中东的低成本。如果国内的企业能够有序、合理地出口,衡量自己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出口,不去恶性竞争,出口价格还是有希望保持在相对合理的价位。如果中国的尿素出口企业表明一种态度,从大局出发,不去跟国外供应商恶性竞争,保持合理价格,同样,中东供应商也会希望保有更多的利润。

    高成本倒逼转型升级

    国内企业面临成本高企,开工率维持相对低位,但由于国内需求减少,企业也只有做出自身的调整。杨同宇表示,2016年10月份以后,虽然尿素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但盈利能力仍低于液氨、甲醇、三聚氰胺等一些化工产品,所以有条件的企业已经做出了产品的结构调整,适度增加化工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尿素的产量。即便是不能在产品结构上做出调整的企业,也都着眼于尿素差异化产品的生产,积极去生产一些新型尿素,不但提高了利用率,而且回避了市场风险。

    对于转型,李保泉认为,尿素企业经过长期的亏损后,国内尿素企业基本上能够在产品做出调整,改变了过去只生产尿素的弊端。“为了稳定价格,各尿素生产企业在过去的一年基本上加大了合成氨、甲醇的生产量,适当调低了尿素的产能,这样也利于稳定价格,避免了不合理的低价竞争。”

    张学农也表示,无论是贸易商还是尿素生产企业,转型是唯一出路。作为贸易商要加快购销进度,适度滚动经营以规避市场风险;作为生产企业,不但要进一步加快去产能,而且随着需求的变化,市场对普通常规尿素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而对差异化尿素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建议企业加大对差异化尿素产品的研发力度,以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

    在探索转型之路上也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改性增效”是单质肥转型的热词,在提倡发展水肥一体化战略和尿素替代行动中,氮肥行业正在探索UAN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操作可行性。UAN在氮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亟待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符合氮肥减施增效、绿色环保条件,是我国氮肥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规划中的重要选择和重要方向。

    除此之外,腐植酸尿素、锌腐酸尿素等新品近年发展迅速。对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约有100万吨尿素衍生产品投入市场。他提出,硝酸铵类产品在我国肥料行业内属于应用“洼地”,由于其特殊性质使用受到较多限制,但在氮肥产品提质增效上有独特的优势。高力表示,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国内有望实现增值尿素1000万吨,尿素硝铵溶液1000万吨,这也是农资企业的机会。 

 

    记者手记:国内企业应理性看待出口

    印度的连续两轮招标结果已经示出我国企业丧失了出口国“老大”的地位。在这场博弈中,印度方面大约收获了到岸价最低221美元/吨,主流集中在225-229美元/吨的100万吨低价尿素,可谓是“大获全胜”。

    印度的第二轮招标结果可以说是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面对离岸价只有218美元/吨的低价货源中竟然有18.6万吨的中国货源,这不禁让市场信心全失。218美元/吨意味着集港价格仅有1440元/吨,此价格已经跌破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尿素行业在经历了长期的低价运行后,在成本的支撑下,从去年10月份以来价格出现了理性回归,虽然有部分企业开始盈利,但整体盈利能力仍偏弱,受到连续两轮招标的影响,目前国内市场价格也已经出现明显下跌,企业再次陷入亏损境地。

    到底是要参与低价出口还是要积极转型?国内企业应该理性看待。尤其是在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尿素企业更应该将重心放在转型上,尤其是在成本和环保的压力下,行业的去产能仍在持续,所以在国内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为了出口而出口,而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差异化尿素产品的研发力度,生产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的稳定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