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行业社群运营3.0时代到来
第二届中国茶微信群主大会举行

□ 本报记者 陈 浩

大会现场。
认真听会的嘉宾。
现场提问的参会微信群主。
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主任 查迎新
新昌县政协副主席 梁国英
惠量文化联合创始人 社群经济专家 谢晶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特邀研究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人 一箱创始人 施珏

    4月15日下午,第十一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期间,来自茶行业微信群顶级运维群主,茶行业及终端消费品社群精英、茶行业舆论领袖齐聚新昌,参加第二届中国茶微信群主大会——从微信群到微信社群运营。

    微信运营如何将人数“变现”

    本次论坛是继2016年在浙江新昌举行 “首届茶行业微信群主大会”后,第二次在此举行微信群主大会。此次论坛以“从微信群到微信社群运营”为主题,为茶行业社群运营者提供社群运营解决方案。

    2016艾瑞咨询发布《中国网络社群研究报告》显示:网络社群从2002年QQ群聊开始出现,经过论坛、博客等多种形态的发展变化以及微信微博多元化经营,社群开始进入链接人和一切的3.0时代,微信群成为互联网的“新江湖”。在微信社群运营中,年轻一代不仅是主力军,更是主力消费军。经过几年的发展,茶行业微信群已经由拥有社群到维护社群,发展为社群的运营及“变现”阶段。“变现”成为社群运营的闭合环节。

    群主大会大咖云集

    大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承办,茗边头条、惠量文化协办。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主任查迎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尹祎,浙江省新昌县政协副主席梁国英,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茗边头条主编孙状云等业内众多精英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特别邀请了惠量文化联合创始人、社群经济专家谢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特邀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人、一箱文化创始人施珏两位资深社群运营专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分享在社群运营中的方法,与大家共同讨论茶行业微信社群的运营“变现”。此外,会议还就当下社群发展的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

    社群营销核心是精准

    本次会议重“实践”,两位分享嘉宾深度解读了茶行业在社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思路。有思想,有碰撞,重实践,重分享,同时,现场参与人员还现场向老师提出问题,分享在社群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使得客户的精准性和客户黏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品不再稀缺,稀缺的是用户的注意力,社群营销就是最好的针对圈层化的用户提供精准营销的手段。

    权威声音

    及时应变  迎变创新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茶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销售传播方式的变化、营销理念与模式的变化,既给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突破逆袭的机遇。从今年我们了解到的茶区销售情况看,今年春茶生产销售的形势普遍好于去年。这里面就有以微信社群营销为代表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渠道的功劳。

    我们在强调变的同时,还要突出另一个字——恒,恒心与坚持。在巨变的时代,坚持与坚守愈发显得重要。因为变,人们容易失去自信与坚守,容易陷于迷茫与焦灼。

    所以我们这个论坛既要抓住变的主题,又要坚持不懈,一年一个主题地坚持下去,扎扎实实推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营销,把微信群主这个庞大的群体服务好。

    当然,微信社群营销的发展也不可能通过一年一次的论坛就全部解决。相反,需要我们逐步探索出更紧密的沟通合作机制,把微营销弄出大动静、做出大成绩。

    让茶产业“朋友圈”越做越大

    新昌地处浙东丘陵山区,境内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新昌悠久的茶乡文化。新昌致力于优化茶叶市场交易建设,不断丰富现代营销渠道,加快茶叶销售的全球化、网络化和个性化。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茶行业微信群成为了传统茶业需求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结合的全新互动模式,将茶行业的文化属性和终端消费品的特性相融合,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影响范围广、数量多、类别细分、活跃度高,备受茶企、茶馆、茶文化爱好者追捧和市场关注的热门领域。中国茶微信群主大会将引领我国茶产业现代营销体验,紧跟时代节奏,为茶行业发展提供突破逆袭机遇,为茶行业社群运营提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为新昌茶业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让茶产业“朋友圈”越来越大。

    人,是移动的互联网

    当前中国网络社群发展中,移动端已经成为主要发力点。发展特征为:整体流量巨大,明星社群的资源与成员活跃度高,平台型社群不断扩展自身业务,此外有丰富的长尾社群在垂直领域的流量变现尚待挖掘。明星社群,甚至是平台型社群的优质资源受到哄抢的同时,长尾社群中的用户有效注意力也成为当前移动端商业化探索主要的发展趋势。

    社群如何挣钱?一个不二法门,就是“开个庙”。具体可以理解为:有一本经;有个地方;来不来人都要念。三句话形象的展示了做社群需要我们的理念,需要我们有一个任何可以交流的场所,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为之付出努力。“用户行为价值”商业价值的基础,社群为用户提供了渠道,形成对应了产品,并通过活动运营获取收益。人,作为主体,需要通过社群运营,获取产品经济。

    运营分享

    茶的社群属性和想象空间

    在马斯洛看来,人都潜藏着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不同层次,如今的社群运营应当聚焦审美与创造,发挥想象,以满足更高要求的需求。

    茶的社群属性有哪些?它重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场景,搭建了一个社交平台,整合了一个同人社区和生态圈等。这些属性可以为茶行业社群提供多大的想象空间?基于此,得出了社群运营的“三法印”解决思路:即:有趣比有用更重要,运营人比产品更重要,非主流比主流更重要。可见,社群群主的自我价值大于产品本身,社群想要获得利润,需要重塑自我,聚焦自我实现需求,呈现特有的社群价值,获取盈利。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