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论道庄园经济 品鉴新昌好茶
中国茶叶庄园经济论坛暨新昌六大茶山茶品鉴会顺利举行
□ 本报记者 安明霞

中国茶叶庄园经济论坛现场。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主持论坛。
参会者品鉴六大茶山的名茶。

    人间四月芳菲尽,大佛龙井茶飘香!4月14日下午,来自全国的茶庄园、茶酒店、茶民宿的代表们在百忙之中相聚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借2017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一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举办之际,举行中国茶叶庄园经济论坛暨新昌六大茶山茶品鉴会。此次论坛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浙江在线·茶媒体中心、沃斯猫网站共同主办,茗边头条、新昌名茶协会、新昌中国茶市协办。

    来自全国农业界、茶经济界、茶旅游界、茶文化界以及国内的茶庄园主们共80多人汇聚一堂,展开论道。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三农部部长、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益康,浙江省新昌县人大副主任王国军,新昌县政府副县长徐立新、新昌县政协副主席梁国英,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论坛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主持。

    新昌县副县长徐立新代表县政府致辞,浙报集团浙江在线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蔡李章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近年来,中国从南至北的茶叶产区,陆续建立起了一个个集茶叶制造、技艺学习、餐饮度假以及茶文化游学等内容为一体的、非常有行业代表性和独特思路的中国茶庄园。本次论坛,主办单位特别邀请了杭州聚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英,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三农部部长顾益康,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福建武夷学院教授、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李远华,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旅游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俞益武作相关报告。

    论坛不仅从理论出发进行了报告,更从实战方面进行分享。茶庄园自2000年陆续出现以来,全国目前大约有大大小小的茶庄园几十家,在这些庄园中,涌现出了一批设施完善、主题明确、品牌影响力较强的庄园,如福建安溪国心茗茶庄园、福鼎太姥山白茶庄园等。论坛上,福建安溪国心茗茶庄园营销总监王永森,福鼎天湖集团董事长林有希分别从庄园的建立、管理、运营等方面分享了心得体会,为从事茶庄园经营的企业家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新昌以大佛龙井闻名。2016年,新昌选择了风土最佳的茶山,推出了来自天姥山、菩提峰、罗坑山、安顶山、望海港、山雪岗六大产茶名山的名茶。会议茶歇期间,所有参会者品鉴了六大茶山的名茶。

    新昌县副县长徐立新:

    嘉宾精彩发言

    新昌近年来大力发展茶叶庄园经济,推动“茶叶+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改造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功能突出的现代化茶叶基地。以新昌是唐诗之路和佛教之旅重镇为凭借,深入挖掘“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持续举办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推出了大佛龙井礼佛仪式、茶祭大典、饮茶歌等以新昌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去年,新昌获评“中国十大最美茶乡”。茶叶庄园经济论坛作为第十一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的重要活动,在推动国内茶叶庄园经济发展,实现茶文化界、茶产业界思想文化碰撞等方面具有深刻意义。相信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新昌县茶庄园发展模式将更加清晰,六大茶山茶品牌将获得更大提升。

    浙报集团浙江在线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蔡李章:

    论坛是一个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地方,一个好的论坛应该有不同意见、观点的碰撞。主办单位在茶产业急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召开此次论坛,目的是希望能从消费端给出思考和答案。

    我认为,“市场导向 高端引领”是茶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种表达。中国茶叶庄园经济论坛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我希望论坛可以开成一个故事会、创意会,讲各路高手如何做中国庄园茶的理念、路径以及可行性的故事。

    杭州聚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英:

    现代化农业庄园首先在欧美国家出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庄园,是一种农业的新兴发展模式,表现为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庄园产品要具备几个特点:特定环境——独特风味、集约化生产——品质稳定、种植加工一体化——安全可追溯。认为庄园经济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国际上应用最普遍;庄园经营模式是解决食品安全的必然途径;农村劳动力极速减少将推动庄园经济发展;茶叶集约化程度最高必将成为庄园经济的先行行业。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三农部部长顾益康:

    庄园经济的兴起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代表,符合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庄园是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转型升级的代表,是对农产品特色化、品牌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打造。庄园是对地理标识、原产地保护的深入加持。庄园是以提高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作为核心要素的竞争。庄园融合了种植、生产、加工、旅游、文化等多个产业,是集聚的创新特色产业。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

    微茶庄园是以家庭或小群落为基本规模、以复合经营理念为指导、包括茶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的的微小型茶农庄模式。微茶庄园投入少,适合小型茶企。发展微茶庄园有七个要点:旧的模式将寿终正寝,危机是转型升级的信号灯;整合就是创新;到处都有生产力;观念的先锋性——传统的就是当下的;求精细不求庞大;要挖掘属于自己的文化;要专业化。

    福建武夷学院教授、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李远华:

    茶庄园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茶庄园使茶产业进一步优化结构,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业发展及跨界融合,深度发掘了茶产业的多种功能,促使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茶庄园的发展一要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路线;二要体现人文精神;三是不能离开茶主题这条主线;四是茶庄园要有科技元素;五是茶庄园要有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旅游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俞益武:

    茶叶庄园与生态休闲康养有一定的关系。康养主题酒店是为追求身心健康的客人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在享受悠然时光的同时,提升健康状况。带有健康特征的酒店不等于养生酒店,简单的医疗加酒店也不是养生酒店,拼贴养生功能的酒店也不是养生酒店。养生酒店业主要对养生有深刻理解,有希望传递健康能量的使命感和热情。

    福建安溪国心茗茶庄园营销总监王永森:

    位于安溪的国心绿谷茶庄园是目前安溪最大的有机茶庄园,有机茶园种植面积8000亩,是集住宿、餐饮、卡拉ok、自助农家乐、拓展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庄园。庄园的核心目的是把茶种好,卖得更好。为了把茶种好,采用“互联网+”智能物联监控和监测双系统,采取私家茶园的模式。针对茶庄园经营中的季节属性,为了使淡季不淡,国心庄园在经营上推出了因地制宜、多源合作的思路。

    福鼎天湖集团董事长林有希:

    太姥山白茶庄园依托1500亩有机茶园,从2004年起依规划陆续建成,现有现代化茶叶加工厂、白茶手工制作工坊,茶事体验中心、住宿餐饮中心、户外茶亭、白茶博物馆、绿雪芽百米石碑等为一体的大型庄园。白茶庄园的运营通过培训业务、茶文化互动与交流、茶以及相关产品交易、品牌推广等模式来实现。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