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市黔江区社: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 提升服务群众实力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供销合作社把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多种形式恢复基层社建设,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黔江区社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发展项目资金为股本,选择辐射面宽的重点乡镇和高山移民搬迁镇乡,通过股权介入、关键业务环节掌控、吸纳经营服务网点、强化服务能力、先培育后分红等方式,逐步恢复重建基层社。2015年新建基层社3家,累计完成恢复新建基层社12家,初步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融9大服务功能(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电子商务、农村金融、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庄稼医院、绿优鲜)于一体的新型基层社建设。

    同时,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中,区社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依托黔江地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等方式,以农产品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基层社为载体,以农民经纪人为骨干规范建设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全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124个,其中股份合作社48个、区社参控股合作社6个。全区累计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1062个,其中区社参控股合作社20个。

    成立于2010年的重庆市黔江区早稻田辣椒种植股份合作社,是一家以开发土家传统渣海椒等系列产品为主的合作社。合作社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在做好产业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将经营领域延伸至加工、流通环节,从全环节构筑系统的竞争优势,不断培育新动能,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现已建成“送饭宝贝”和“尝必乐”2个自主品牌,取得了渣海椒、盐菜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等部委授予的“全国示范社”荣誉称号。

    2016年,合作社在区社指导参股下,实施了黔江区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项目——土家特色食品加工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建设内容是建生产厂房1000平方米、新建生产线2条,形成集产品种植、清洗、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土家特色食品生产企业,达到年产盐菜2000吨、产土家风味豆豉1000吨的规模,并带动当地81户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合作,合作社每年给予固定分红。该项目的实施,打破了过去农民“务农+打工”的二元收入结构,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缺乏持续增长的困局。据悉,目前项目建设的各项内容正在全面加速推进,预计2017年6月份实施完成。

    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为农服务实力,早在2014年5月,区社就牵头成立了黔江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我们把农合会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相结合,把为会员服务工作与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相结合,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协会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区农合会会长表示,农合会成立以来,2015年为合作社代理记账41个、代办业务32笔、办理农委蔬菜项目会计账务13个、涉农项目验收审计11个,组织农民合作社考察交流学习6次、组织鲜果采摘3次、举办培训3次250人,年底成功举办了“重庆黔江首届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展销暨2016年货节”,现场销售农产品金额达210万元,签订销售合同额1000万元。在黔江区,农民合作社中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有困难,找农合”“农合会像保姆”等,农合会发挥的作用已深入黔江区农业发展的每个领域。

    为进一步弥补供销合作社缺少流通型龙头企业的服务“短板”,区社还积极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网格化”服务引擎。区社按照混合所有制新思路,与自然人王永红合作组建了葱枝农业投资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区社持股34%。2015年,完成了武陵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黔江区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25个乡镇服务站的建设;以“你是我的亲戚、我是你的田园”为服务宗旨,开办了“亲戚田园”农产品销售网站,在主城区设立了6个“亲戚田园”配送中心,完成了以统一采用支付宝进行结算的“网格化”农产品O2O购销体系建设。目前,网站已拥有线上线下会员9.8万人,日均点击率3800人次,全年完成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额1500万元。另外,区社还在主城区培育了6个直销农产品网点,在区内建设了25个农资销售网点、区外建设了30个农资销售网点,建设跨境电商网点51个,实现了农民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的农产品通过本区域的乡镇服务站直接上线推广销售。

    在推动电商发展的同时,区社也加快了基层服务网点的信息化改造,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追溯等功能,支持供销服务网发展生鲜农产品“社区直销”和“网订店取”业务。现在,随处可见的“中国供销合作社”标志,预示着供销合作社又一次以强势的姿态重新回归,供销合作社将再一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耀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