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扶贫青年行”在京启动 为农金机构提供扶贫信息智库

本报记者 李玉萌

图为“金融扶贫青年行”活动现场。

    4月6日,由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中青在线、同业e通承办的“金融扶贫青年行”暨农村金融扶贫典型经验案例征集活动在北京启动。

    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人缘、地缘的优势让业务辐射县域的中小银行成为金融扶贫的主力军。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征集鲜活案例,传播推广中小银行的扶贫故事、经验、典型人物等,为农金机构提供扶贫信息智库,使其取长补短,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

    该活动将于今年下半年在4个贫困地区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组织金融扶贫分论坛和典型案例交流活动,并于12月份举办总结发布会,全方位梳理扶贫经验,为全国更多的贫困地区提供金融信息帮扶,形成城市与农村联动的新型金融扶贫机制,为农村金融事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

    扶贫脱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现在已经到了攻坚阶段,金融扶贫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副院长仇焕广表示,目前有很多农户并没有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正地利用起来,他呼吁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金融扶贫青年行的活动中,为扶贫活动增添一份力量。

    同业e通创始人、CEO宋国锋在发言中分析了金融扶贫的三点优势。首先,金融扶贫需建立良性循环。贫困人群的真正脱贫有赖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盈利体制,起点就是初始运营资金的投入,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人群初始运营资金的来源问题;其次,金融扶贫具有多维度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当地,网点、员工分布广泛,不仅可以提供金融支持,还可以给予智慧、资源及协助管控风险支持;最后,在有着数十年信贷业务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建立起了对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盈利能力、内部管理、行业风险的分析评估和监测机制,把这套机制应用在贫困人群的金融支持上,可以大大提升扶贫效应。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