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两年,浙江省嘉兴市农合联(供销合作社)围绕“谁来种地”“种什么”“怎么种”问题,提出发展规模农业、科技农业、循环农业的战略,力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主体,全面深化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两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可支配收入达到28997元,收入水平列长三角核心区首位。
全市农合联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参领办农民合作社393个,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4个,为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全市系统2016年肥料销量同比下降4.1%、农药销量同比下降3.3%;销售有机肥1000多吨,占肥料销售总量的3%,占比逐年提高。积极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有效保护农村水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此外,农合联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等产销新模式。南湖区大桥供销合作社创办“智能中央厨房”,上联生产基地,下接餐饮门店和企事业单位,开辟了一条“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农产品加工、销售新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涌现出“银嘉善”“金平湖”等一批知名品牌。同时,各级农合联(供销合作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坚持多管齐下、风险可控、小步快走,多种模式发展合作金融,2016年累计为“三农”融资近5.7亿元。
(丁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