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3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国3年来首现贸易逆差


    本报讯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2月份进出口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以人民币计,出口按年增长4.2%,远低于预期,进口则按年大增44.7%,大幅高于预期,因此令当月出现3年以来首次贸易逆差。不过分析认为,2月有农历新年因素及大宗商品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升的特殊情况影响,故逆差料不会持续,也难改变目前人民币跌势。

    数据显示,2月出口按年增长4.2%,低于预期的14.6%以及1月的15.9%;进口升44.7%,远胜预计的23.1%和1月的25.2%。受进口意外暴涨影响,2月出现603.6亿元人民币的贸易逆差,市场预期为顺差1725亿元,这也是自2014年2月以来,中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九州岛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是这次出现贸易逆差最为关键的因素。另外,虽然2月进口量有增加,但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因素比进口量对贸易逆差的影响更大。

    春节错位影响大

    邓海清解释,从1月份与2月份的数据看,企业春节前提前安排出口,导致1月出口激增;而在春节后才进口生产原材料,导致2月进口激增。此外,与去年初相比,原材料进口价格飙升,是导致进口增幅惊人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进口铁矿砂价格上涨83.7%,原油价格上涨60.5%,煤价上涨1.1倍,成品油价格上涨48.6%。

    邓海清又称,如果只看进口数量,进口回暖的幅度要小很多,至于出口增速不及预期其实也只是与春节前有关,从1月与2月累计来看,外贸正在回暖是毋庸置疑的。据海关总署统计,累计今年前两个月,出口按年增长11%,进口则按年增长34.2%。

    外贸波动大 人民币难言转向

    另一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称,2月份出现了时隔3年的贸易逆差,只是偶然的特殊因素,像春节错位等影响,所以这种情况不具持续性,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亦有限,难令汇率出现波动变化。邓海清则预计,农历新年因素消失之后,贸易差将恢复正常,可以预计3月会再度出现贸易顺差。如果将刚公布的2月份外汇储备与贸易数据一起分析,由于人民银行在2月份没有干预市场,或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已得到充分释放,贬值趋势或至尾声。然而他强调,贸易和外储数据具有较强波动性,不能单凭1月及2月份的数据,便能明言汇率已经转向。

    (港 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