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3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代表委员面对面
全国政协常委李成玉:寻供给侧改革突破口 以再生资源促绿色发展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作为资源消耗大国,我国各类废弃物产生量居高不下,年均增速在10%以上。其中,大宗废弃物年产生量超过40亿吨,这也意味着再生资源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成玉指出,加强再生资源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延长产业链条,能够成为促进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李成玉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呈现出依托政策支撑不断发展壮大、经营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制管理成效显著、行业集中度及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等良好态势。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产业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及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行业整体发展规划与政策指引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为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李成玉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国务院尽快制定再生资源行业整体发展规划,并与国家五年规划相衔接。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步伐,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将基层回收网络布局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与区域性发展规划相适应。按照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投资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循环利用产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二是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制,并在基金补贴进度、新增品种推进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2010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停止了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回收企业几乎再未享受优惠政策,建议结合国务院刚刚颁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尽快在用地、税收、物流、科研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扶持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打破层级和地区界限,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行业资源整合,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核心竞争力、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实现行业经营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鼓励企业就资产、资源、人才开展联合合作和重组;鼓励龙头企业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可转换债等方式进行融资;鼓励龙头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引进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并在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