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普惠金融?即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将现代金融服务向弱势地区、弱势行业和弱势群体等薄弱环节拓展,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做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秉承这一宗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十年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普惠金融”的诺言,诠释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含义。
铸造普惠金融理念 引领新疆农信事业行稳致远
十年来,自治区联社领导班子深知,普惠金融既惠民生、得民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截至2016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3182.81亿元,各项贷款2430.59亿元,存贷款增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存贷款市场份额连续4年位列全区金融机构首位,对县域经济贡献度明显提升。
自治区联社党委书记田海舟提出:农村信用社具有普惠金融的独有情怀,农信社因农而生,也因农而兴,一直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只有扎根农村,厚植农业,深耕县域,跟进社区,做小做散,做别人不愿意做也做不了的普惠金融,才能成为最后真正的赢家。
自治区联社自2006年成立至今,更新服务理念,深化支农地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牢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把支持“三农”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巩固县域阵地作为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真正融入“三农”,共存共生,共荣共赢,实现在支农中发展、在发展中助农。
新疆农信社拓展服务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提升服务水平和覆盖面;及时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结算、理财等中间业务以及银行卡等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功能的辐射性和吸引力;并根据农村市场的需求,加快推进支付系统建设,拓展支付结算手段,推广ATM机、POS机等现代化支付机具,努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截至2016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发卡量1528万张,银行卡总交易笔数达24485万笔,总交易金额14134亿元;布放ATM机具2710台,当期交易金额2531亿元;POS收单商户4.5万户,当期交易金额656亿元;拓展助农取款商户1716个,较年初增加1181个。
“农牧民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金融产品。”自治区联社理事长米力古丽·阿吉努尔表示。
2016年末,新疆农信社“农贷通”产品正式试运行。该产品业务模式是通过线下开展统一评级授信、签约,农户在个人网银、手机银行、自助贷款机、ATM、微信银行等5个渠道自助循环随用随贷,实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多种渠道、自助办理、随用随贷。
这项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户贷款手续复杂、周期长、耗费成本高、信贷人员无效重复工作的困境,体现了灵活、方便、快捷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农信社支农惠农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也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难贷款、还款难问题,打通惠民便民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诚实守信的农户足不出户自助办理贷款,进一步助推信用工程建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为实现行政村(连队)金融综合服务(存贷汇)、村村通全覆盖目标打下基础。
打造普惠金融品牌 做“三农”事业永远的阳光
全区农业贷款的85%、中小企业贷款的70%、下岗再就业贷款的90%都由新疆农村信用社发放,在支持“三农”、个私经济、中小微企业和服务社区居民等方面己形成明显优势。新疆农信社通过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既缓解了农民贷款难,也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每年新增20%的贷款用于支持此项目,重点支持种养业、特色林果业和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截至2016年末,新疆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达1293.7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3.23%,农户贷款余额960.58亿元。其中,新疆农信社累计投放农户贷款78.06万户,金额603.41亿元,累计投放涉农企业贷款客户1586户,金额224.42亿元。
信用工程普惠万家。新疆农信社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稳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信用工程建设倾斜,为信用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调动农户参与力,借助信贷杠杆,使财政涉农扶持资金安排向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倾斜,引导“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基地走,基地跟着诚信走”。自2012年启动“信用工程建设年”活动,截至2016年末,全区农村信用社评定信用户191.15万户,占比63.70%;信用村5512个,占比52.30%;信用乡(镇)363个,占比36.71%。
举全社之力推动金融扶贫。2016年以来,新疆农信社强势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截至2016年末,新疆农信社为29.5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各类贷款82.43亿元,信贷覆盖46.16%的贫困农户。
服务城镇社区持续创新。2016年,自治区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统筹城乡业务发展战略”,要求全区农信社强化忧患意识、在深耕“三农”业务的同时,精耕城镇社区业务。截至2016年末,新疆农信社办理城市个贷业务15.06万笔,余额454.5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8.70%。其中公职人员贷款7.18万笔,余额98.53亿元。
塑造普惠文化 成为农信事业永远的根基
自治区联社坚持把人的因素置于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充分信任、尊重和关心各族员工,努力满足员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把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营造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
为了共同创造一个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为新疆农信社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自治区联社党委于2015年底提出了“11151”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利用五年时间拥有100名博士、1000名硕士、100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00名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000名持证上岗人员,同时制定了相关的奖励范围及标准,切实将现有人才资源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新疆农信社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企业氛围,严格甄选培养一批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优秀中青年后备管理人才队伍;改进选用干部方法,坚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着力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懂规矩、会干事的企业管理者队伍;建立培训和实用相结合,发挥培训福利的激励作用,通过上派下挂、择优选拔、岗位交流等多种途径,加大后备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实行因才施教、因岗施教,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举办多专业竞技比赛活动,逐步实施财务会计、信贷管理、审计等业务的持证上岗制度,激发全区农信社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