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与代表委员面对面


梅兴保
蔡鄂生
董大胜
蔡 玲
刘明康
刘永好
戴晓凤
2017年全国两会农金人最关注什么?

    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将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带到两会现场,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寻求答案。代表委员们针对农信社省级联社改革、金融机构供给侧改革等问题献计献策。

 

    问:如何看待农信社省级联社改革? 

    提问者:浙江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副主席  蔡鄂生

    答:改革不应该是一种模式、一个思路。在中国还是要根据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差异性的模式,不能用某一种模式来涵盖所有省级联社改革,真的不能用!因为各地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发展情况都有很大不同,如果全国推行一种模式,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问:股份制改革的方向是否会影响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力度?

    提问者:河南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副主席  蔡鄂生

    答:股份制改革和服务“三农”,这两个问题不能对立起来看,因为农信社发展进程总是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正在向现代化银行迈进,按股份制方向设计的改革思路,其初衷就是要完善农信社的公司治理结构。

    但是在农村金融服务当中,还是会有信用合作这样的金融组织形式出现,不是一刮风全部刮没,那不就成“大跃进”了。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总的原则是,多种经济行为必须要有多种经济方式和形式来服务。

 

    问: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的“大中型银行要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提问者:山西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副主席  蔡鄂生

    答:普惠是一种理念,普惠金融服务不仅仅代表服务于小微和“三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不同的银行都要有普惠的理念,至于如何制定相应机制和组织架构,不代表说都要用一个模式,任何事情,同质化、模式化后就会存在各种风险和问题。

 

    问:如何发掘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内在动力?

    提问者:河北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顾问  梅兴保

    答:一是明确为实体经济服务,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之道,也是其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有经济责任,否则没法生存,更有社会责任,要在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上明确自己的定位。金融业的定位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第三产业。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适当的行政手段,引导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在社会上取得大致相当的平均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一旦出现实体经济普遍经营困难而金融业普遍盈利较高的不平衡现象时,应及时运用利率、费率、财政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要研究调整现行的工商注册商事制度和金融监管法规,根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经营范围,防止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去搞跨界投融资。

    二是改进和完善现行对金融业的考核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资产甚至资产损失时,要区别对待。为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如因政策、灾害、发生案件等原因而非个人或经营者的过失时,应对经营、经办者免于处罚。主管、监管部门要制订专门针对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考核指标体系,不能简单用贷款指标代替。严禁贷款进入股市和进入楼市。对贷款中超过一定比例用于房地产业的金融机构,提高其准备金率。适当限制资金在同业循环。对证券业中的融资融券规模也要适当限制。从严审批保险资金投资。

    三是分别制订债转股、投资联动的法规和办法,帮扶符合条件的实体经济。明确银行进行债转股的对象是经营有前景、产品适销对路而因债务较高发生暂时困难的实体企业;开展投贷联动的是有关部门推荐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上两项措施要有有关法规指引和制度安排,进入市场化、常态化。

    四是隶属于金融机构的房地产公司,应限期退出。一些国有企业和金融企业多年来有一个受众人批评的现象,即涉足房地产业,而且在城市土地竞拍中拿地王,助推房价。房地产是占用资金大的产业,金融机构不宜直接经营,已经经营特别是在资本市场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应按市场规则,限期有序转让退出。

    五是安排组织金融机构重点是国有金融机构的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去实体企业(主要安排到工业、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挂职,让他们熟悉实体经济的经营特点。培养与实体经济交流互动的情感。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金融部门抽调干部去各级行政机关挂职,这种作法应改变。

 

    问: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银行资产质量监管?

    提问者:山东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  董大胜

    答:一是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信贷资产分类和处置不良贷款合规性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商业银行借道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虚假处置不良贷款的行为加强监督和处罚。

    二是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特别是对地方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情况予以关注,做好应急预案,及早发现和化解风险。

    三是允许银行适当减少利润,增加拨备,拓宽商业银行合法处置和核销不良贷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贷款处置进度。

 

    问:如何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提问者:吉林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  蔡  玲

    答:一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将企业特定行业经营许可证、工商注册、年审、纳税、涉诉、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专利和科技认定、获奖、物业、通信交费等多方面信息纳入征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企业贷款、融资提供诚信支持。

    二是发展基础性资本市场,改善民间直接融资环境。

    三是加快建立民间金融发展的服务平台。

    四是推动发展民营银行,提升民间资本对金融业的参与度,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逐步消除所有制差异带来的融资政策差异。

    五是做实地方发展,产业引导基金。

    六是完善小微企业应急周转金运行机制。

 

    问:“一行三会”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提问者:江苏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主席   刘明康

    答:到目前为止,关于金融监管改革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国际上有不同的做法,各种做法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中央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这个问题,就改革模式的优劣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分有分的好处、合有合的优势。

    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加强各部门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包括保险、基金,信托等有关行业,服务对象的信息共享、监管信息经验的交流、标准的相对统一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由新希望集团发起的民营银行——“新网银行”未来是否会足够重视农村金融市场?将如何与扎根于农村的农信社、农商行展开差异化竞争? 

    提问者:四川读者

    解答者: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答:新网银行将主要为农村、也为城市里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新网银行的人才结构是大数据人才、IT工程师、互联网精英和金融精英的结合,因此,它起步就是一个崭新的互联网银行。而农信社、农商行是转型中的传统银行,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一些发展瓶颈,他们的商业规则和人才、体系都不是按照互联网思维来做的,相比之下,“新网银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反应节奏要快得多,创新的点子也丰富一些。农村经济需要这样一个快速反应的机构。当然,无论是农村金融机构还是民营银行,目标都是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问:如何推动金融机构的供给侧改革?

    提问者:湖南读者

    解答者: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副主委、湖南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戴晓凤

    答:第一,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不仅要建立全国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推进地方性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为企业打通资本通道。

    目前对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只有交易所才是资本市场,只有IPO才是资本融资,导致股权投资扎堆定增与IPO或新三板项目,而市场急需的PE前的资本融资供给不足,从而导致这一层面的融资服务严重不足。完善的资本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不同发展阶段下不同融资需求相匹配的资本供给,从天使、种子、VC到PE,为创新创业、转型升级提供不同层次的权益资本,这便是地方性资本市场的任务。资本市场的形成取决于信息的聚合对资本的引导,以及实现信息与资本聚合的市场规则。目前市场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一些信息与资本的聚合形式,如各种创客空间、基金小镇等,但规模小,公信力不够,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们建议出台有关建立地方性资本市场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地方性资本市场的构建规则与监管体系。

    第二,要制定国家新金融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革目前以银行为中心、以债务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要对银行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允许金融业间的并购重组,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现代金融业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业种基础上,已经发展为涵盖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六个业种,金融体系由以银行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因此,我们的金融改革,一方面要推动银行业的深化改革,激发银行业发展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业务的内在动力,推动金融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从监管体系改革入手,理顺金融政策体系,制定出有效科学的金融市场规则,以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