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福建省清流县供销合作社积极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强化组织创新,全面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该县社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了综合改革方向,树立发展信心,牢固树立发展、创新、服务、带动“四种意识”,做到从传统的经营理念中跳出来,从更高层面适应供给侧改革需要,理出新思路,促进新发展;以组织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引导基层社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方向,把基层组织建设抓得更好,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姓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带动基层社发展。
同时,抓好队伍建设,在抓现有班子素质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农村能人入社,仅去年,从村主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中选聘7人担任基层社副主任。今年,清流县社将建立社员代表制,民主选举基层社主任、副主任,探索供销合作社、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选人用人模式。该县社还积极选派基层社班子成员到省、市社及外地参加培训,更新知识,拓宽眼界,增强领导能力。县社每年举办3-4期农村电商、综合维修、水果营销、豆腐皮加工、大豆、花生种植等培训,提高从业者技能。
近年来,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在资产的改造提升工程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对破旧仓库由政府进行收储,补偿资金,用于新建供销惠农服务中心;二是利用废旧仓库与政府合作开发,按拆迁面积的60%返还,以旧换新,优化资产;三是对基层社的老旧资产,根据所在乡(镇)规划,拆旧建新。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资产不仅保持了完整性,而且提升了资产质量,实现了保值增值,为基层社发展增添了后劲。
此外,该县社还紧抓服务,按照“先抓重点,逐步推开”原则,突出抓好集镇所在地的村、人口大村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升级改造建设,将金融便民服务、电商、代购、代缴水电费、中介、物流等新业态纳入综合服务社内容。目前,全县已建有村级综合服务社92家,占行政村的78%。该县社打造的李家永兴商品猪养殖基地扩建、嵩溪爱珍豆腐皮加工基地扩建、赖坊花生加工基地、清流溪鱼加工基地扩建等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农村闲余劳动力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仅嵩溪豆腐皮、赖坊花生加工企业已带动1000余户增收。该县社还积极实施产业扶贫,以豆腐皮、赖坊花生、红心地瓜三大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为龙头,引导贫困户种植花生、地瓜,每亩可获3000余元收入,鼓励贫困户到企业打工,月工资可达2000多元;实施特困户扶贫,对没有劳力、缺乏资金的特困户,该县社每年选择5—10户,每户无偿赠送3000—5000元的化肥、饲料,减轻种植养殖户负担。
(江永根 吴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