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3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牢记于心 付之于行
贵州都匀市供销合作社深化社有企业改革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希望把都匀毛尖茶品牌打出去。转眼,2017年全国两会帷幕已经拉开。3年来,贵州省都匀市供销合作社牢记习总书记的指示,遵循指示精神,以“改造自我,服务三农”为主线,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大力支持都匀供销茶叶公司“螺丝壳”毛尖茶生产基地建设,打造“螺丝壳”都匀毛尖茶品牌,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社企分开 作改革创新者

    都匀市社将社有企业改革作为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的突破口,按照“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思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支持企业转型发展。2003年社有企业改制以来,都匀市社为破解“收租子、守摊子、混日子”的困局,组建成立都匀供销茶叶公司,围绕“都匀毛尖世博名茶”这个金字招牌,在都匀市毛尖茶乡螺丝壳之巅建成有机茶园1200亩,每年可产茶青2万余斤。自基地创建之初,都匀市社就坚持社企分开方向,最大限度给予企业经营自主权,鼓励尊重企业职工首创精神,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了一批爱供销、懂茶叶、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也树立了“做强品牌、质量第一、务实创新、服务社会”的经营服务理念,所产都匀毛尖茶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现资产达1210万元,每年销售茶叶可达5000斤,销售额达420万元,助农增收204万元。

    都匀供销茶叶公司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打造“都匀毛尖世博名茶”战略中唱响了供销好声音。通过从纯手工加工向手工加工与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成功开发夏秋茶并投放市场,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每亩夏秋茶增收可达2000余元,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通过“公司+合作社+茶农”的产业模式,公司牵头成立“都匀市螺丝壳茶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入社茶园达6800亩,带动农户1700余户,有效发挥了供销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组织化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茶旅结合、校企合作,都匀市社先后整合1000多万元,在基地建成茶文化广场、供销茶庄、茶园步道等景观设施,与贵州省内贸学校共同开展茶学实训,有效延伸了基地产业链。

    实施品牌战略 作行业领先者

    品质铸就品牌。2003年“螺丝壳”商标注册以后,都匀市社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按照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制定茶叶种植、管理、加工制度,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的管理模式,严把用肥、用药关。基地所产“螺丝壳”牌都匀毛尖茶以“外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匀整、色泽绿润,香气清新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鲜活”著称,先后通过QS、ISO9001、HACCP、ISO14000及有机茶认证,被认定为“贵州省名牌产品”“黔南知名品牌”,获得上海世博十大名茶称号,并成为上海世博联合国馆指定用茶和礼品茶,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基地获得“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都匀毛尖生产基地”称号,都匀供销茶叶有限公司也先后被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贵州茶行业十大系列评选“三绿一红”品牌领军企业。

    依托产业优势 作扶贫攻坚者

    供销合作社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都匀市社在做优品牌、做强企业、做大产业的同时,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2016年,都匀市社利用茶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村社共建”,依托公司成立了“都匀市毛尖镇双堡贵茗春供销茶叶专业合作社”,引导都匀市毛尖茶镇双堡村农民参与茶叶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茶园面积2000亩,并协调资金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50余万元,11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双堡村如期实现了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目标。

(李涛  李玉龙)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