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银监会召开重要会议,银监会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全国多地银监局局长参加。
上午8点40分左右,记者在金融街15号银监会门口看到,郭树清一行到达银监会,尚福林到门外迎接。
记者从参会人士处获悉,会议上高度评价了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银行业改革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郭树清正式接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就任。
郭树清在任山东省省长近4年期间,充分发挥自身金融背景优势,大大促进了山东金融活水长流,为山东金融发展奠定了长期发展基础。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在郭树清主政山东期间,山东省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实现完美收官,成为全国第4个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省份。
早在2014年8月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郭树清便指出,“银行业机构要强化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胆审慎地探索发展私募市场和投资基金等。”
至2015年年末,有记者从山东省金融办获悉,“山东省农信社的银行化改革已基本完成”。
数据显示:2015年12月31日,全省农信社62家未改制机构全部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其中挂牌开业21家、已通过银监部门审核验收23家,获准筹建18家,剩余18家也全部达到银行化改革的条件。
在改革过程中,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全部消化经营包袱,优化股权结构,各种所有制资本共生共荣,实现了股东主体涉农化、股权结构多元化和股本构成民营化。截至2016年6月末,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51万亿元,资产总规模超2万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存款规模过1.5万亿元的金融机构,也成为全国第4家资产总规模过2万亿元的省级金融机构。
去年7月,银监会于2016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中,晒出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成绩单,确切肯定“山东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
当然,推动农信社银行化改革,也只是郭树清山东金改的冰山一角。
郭树清主导的山东“金改22条”备受业界瞩目。
201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金改22条”)出台,为素来有着“大象经济”的山东插上了“金融翅膀”。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为了落实“金改22条”,山东省密集出台金融政策、项项打破常规。无意中,已创下多个全国“第一”。而在“金改22条”的具体实施主体中,山东省金融办则被认为是“金改22条”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