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色可期。
2月24日召开的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向全社会徐徐展现。仿佛一夜间,春风吹来,梨花满树,在农村、在乡镇多了很多带有供销合作社标识的为农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社、电商服务站……只有身处其中的改革参与者知道多少严冬寒雪才磨砺出这温暖春色。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覆盖65%的行政村,农产品市场基本涵盖主产区、集散地,基层供销合作社数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6年全系统实现销售4.78万亿元,4个试点省经济增速和质量明显高于全系统平均水平,社有资产总额增加近800亿元……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成效,党中央、国务院是充分肯定的,广大农民群众是充分认可的。这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只有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无畏的勇气稳步推进改革,逐项解决问题,才能不负初心,不负众望。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担当着更大的责任。
面对中央的重托,供销合作社要继续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解决小规模农业经营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再探索再发力;继续在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破解农业产业链条短、业态单一、附加值低,农业综合效益低的问题出招献策;继续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农民增收所望就是供销合作社服务所向,真正成为农民心目中的金字招牌。唯此,才能不辱使命。
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需要从耕、种、管、收、加、销的全过程服务,农民需要分享更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面对农民的期许,供销合作社更需强化基层组织的改造提升,建立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的服务模式,通过劳动、资本、土地合作,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真正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更需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创新农业服务的重点方式,由传统供销一条线,转到为农服务的一个面,打造功能更完备的综合服务平台。唯此,才能不负未来。
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有一套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运作机制。
面对自身的不足,供销合作社需要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提高供销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在各层级供销合作社之间的上下贯通上更加大刀阔斧,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整体优势,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同时我们应该更清醒地看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允许试错,鼓励创新,但是坚守底线是永恒的原则,不管怎么改,怎么试,都不能把为农服务的宗旨改丢了,不能把系统优势改没了,不能把覆盖率改小了,不能把社有资产改少了,不能把沿市场经济前行的方向改偏了,不能搞一刀切,确保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唯此,才能明年春色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