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足了笔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供销合作社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凋整+合作社”谋篇布局,为推进农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新动能。
早春二月,笔者在大丰区三龙镇龙南村的一片树林内看到,牧草郁葱,散养的群群白鹅漫步其中,悠然啄食;不远处的斗龙河中,一群群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嬉戏抢食。据大丰区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科负责人说,这是该社培育的三鑫禽类专业合作社,在三鑫禽类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众多社员通过养殖鸡、鸭、鹅走上了致富之路。该社理事长张玉昌也被社员们亲切地称为“鹅司令”。
2009年3月,张玉昌联合其他5个养殖户成立了三鑫禽类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始终本着资产联结、技术联手、生产联动、效益共赢的原则,集禽类孵化、育雏、养殖、深加工、销售等业务为一体,实行“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大规模养殖草鸡、麻鸭、特大种鹅等禽类,产品销往上海、浙江等地,量产高品质鸭蛋销往高邮,出口日韩、东南亚等地。目前社员已发展至66户,2016年共销售鸡、鸭、鹅23万羽,销售额达800多万元。
龙南村的张卫军加入合作社已经3年多了。加入合作社之前,他有些犹豫不决。张玉昌向他承诺,“技术有人教,饲料不用愁,风险大家扛。从统一管理到统一防疫,都有人指导;从捕捉苗禽到成品出手,皆有人帮助销售。”如今,张卫军已经是养殖能手,自己的养殖场内鸭鹅成群。
除了理事长的身份,张玉昌还是该镇人大代表。近年来,他积极响应镇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号召,利用该镇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展特大种鹅的生态养殖。在查阅大量的资料后,他将目光放到了斗龙河边丰富的树林资源上,“林下养殖”的想法油然而生。张玉昌告诉笔者:“我们从省农科部门引进优良牧草,作为大白鹅的主食。用这种草喂养有效提升了大白鹅的产蛋率和鹅肉品质,牧草喂养的鹅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首批林间养殖的大白鹅卖出了好价钱,大家纷纷向他寻求养殖经验。张玉昌不仅将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还请来专家讲授有关林下养鹅方面的技术。很快,社员们纷纷加入林下养殖的队伍中。
近日,三鑫特大种鹅炕坊开业。合作社投资20多万元,新引进10组微电脑智能孵化控制仪,目前5组已投入使用,1.02万枚大三花特大种鹅蛋正在孵化。每隔几天,就会有技术人员前来翻动,使鹅蛋受热均匀。据了解,首批孵化的种鹅不仅由合作社的社员养殖,还销往射阳、连云港等地。张玉昌说:“合作社孵化的种鹅,存活率高、生长快、抗病程度高,很受欢迎。”
为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大丰区供销合作社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全区12个镇220个行政村,一边宣传中央一号文件,一边帮助各专业合作社解决生产要素和资金问题,帮助合作社成立鸡鸭鹅养殖协会、畜牧养殖协会、饲料与防疫协会,引导合作社员共同参与管理,形成了饲养有技术“靠山”、防疫有“土专家”、销售有“精英”的运行机制,不断加快培育合作社发展新动能。
(周雪梅 蔡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