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歌轻颂·供销情
我的供销合作社情结

□ 安有平

    时光荏苒,一晃我在供销合作社已工作32年了。32年来,目睹了供销合作社走过的改革发展历程,思绪万千、感慨颇多。我要对所有人说:我骄傲,我是供销合作社人;我感恩,我在供销合作社得到了锻炼成长;我无悔,是供销合作社铺就了我人生的路;我甘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我骄傲

    我是供销合作社人

    我生长在北京市平谷区的北部山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社员参加生产队劳动记工分,口粮及其他农副产品先按家庭人口预分,年底统一结算。工分收入大于口粮等支出的社员户能“分红”,反之则要“倒贴”钱款给生产队。一家7口人的生活缺衣少食,紧巴清苦,父母总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那时,农村百姓的点滴收入就是靠卖给供销合作社的那些农产品来换取。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生产资料供应再到农产品流通,农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是农村老百姓生存的依靠对象。

    “听诊器、方向盘、营业员”是当时农村人十分羡慕的职业,谁家有人在供销合作社工作,那会非常自豪。那时候,我非常向往有一天能到供销合作社上班,心想能站在柜台里当上营业员那该多好啊!没成想1984年农技校毕业以后,我真的被招工到家乡的熊儿寨供销合作社工作。当我接到上班通知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从此,我踏进了供销合作社的大门,与供销合作社结下了不解之缘。供销合作社培育我成长,我伴供销合作社共发展。

    无论是计划经济年代还是开放经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都牢记服务“三农”的使命,为各个时期的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供销合作社因为记录这个时代的变化而伟大,我们因为参与供销合作社这项事业而光荣。当前,供销合作社正处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改革谱写转型提质新篇章,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实现供销合作社改革梦的关键时期。这也正是我们供销合作社人大有可为的时期,我为处在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新时代和身为供销合作社员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感恩

    我在供销合作社得到了锻炼成长

    参加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那一年,我21岁,是一个刚走出校门的稚气、懵懂的小伙儿,供销合作社的一切对于我都是那么新鲜、那么陌生、那么渴望。

    最初我被分配到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收购站工作,兼职果树技术指导员,负责农村果品生产。当时供销合作社的收购站是农产品、畜产品、中药材、废品破烂统统收,一年四季忙个不停。上班的第一天,接收我的师傅姓杜,是收购站站长。杜师傅与共和国同龄,从部队转业到供销合作社工作,干事认真严谨、雷厉风行。业务上杜师傅也是一把好手,皮张收购比赛曾得过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名,参加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比赛也得过奖。刚上班的第二天我就迟到了,结果受到了杜师傅的严厉训斥:“干什么来着,以后上班不许迟到!”随后,他又嘱咐我:“年轻人要有上进心,多学业务知识,早来晚走、整理柜台、扫扫院子,养成勤快认真的工作习惯。”理会了杜师傅的严厉与诚心后,工作上我不敢怠慢。师傅的教诲像一把刻刀,把希望刻在了我的脑海。从此,我以老供销合作社人为榜样,勤学苦练业务本领,发扬“背篓精神”热情为农民朋友服务,受益匪浅。

    工作的第二年,我担任了供销合作社收购站会计,随后担任了供销合作社主管会计。后来,我辗转多地担任基层社主任、区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领导等职务。再后来,我被调入区供销合作联社机关,成为一名政工和宣传干部。

    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经历,培养了我埋头苦干、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三十多年来,在工作上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在供销合作社,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助理经济师职称,在报纸、杂志发表了10余万字的文章,成为了区政协特邀文史撰稿员,并获得过“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信息报送先进个人、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区总工会创新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荣誉即责任,是我为供销合作社工作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供销合作社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摇篮,我在供销合作社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成长。

    我无悔

    是供销合作社铺就了我人生的路

    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我在供销合作社各个不同的岗位上摔打、在艰难中磨砺、在前行的道路上摸索,充分体验了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清苦、艰辛与不易,同时也丰富了阅历,收获了喜悦和进步。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在农村服务领域独家经营,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为农服务领域有过辉煌的历史。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间也经历了艰辛的发展历程。21世纪初期,提起供销合作社,很多年轻人都没印象,知道的人也叹惜地说:“现在还有供销合作社?” 在人们的眼里,“鞋儿破、帽儿破,哪儿破哪里就是供销合作社”,可想而知那一时期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艰难与困惑。但是不管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多艰难,我都选择了坚守。经过一系列改革,如今的供销合作社,改头换面、重整旗鼓,终于摆脱了困境。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大旗不倒,重新树立起在政府和农民心中的形象,发挥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替代不了的“为农、务农、姓农”的作用,并逐步走向辉煌。

    在供销合作社走过的路,让我懂得成长必须要付出艰辛和锲而不舍的努力;让我知道,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总有荆棘、有坎坷。唯有经历了,才能有所体会;让我理解,人干事创业要看远些、看开些,面对现实要坦然些、释然些;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工作能力,不被社会抛弃。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陶冶了我的情操,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难言割舍。

    经过艰辛才懂得珍惜,我喜欢在供销合作社走过的路,它让我生活充实、人生丰盈、快乐无悔。

    我甘愿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一路走来,岁月的风霜已染白了黑发,但我对供销合作社的一片痴心不改,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热情还在,对供销合作事业和未来有着更多的憧憬与期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抓住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这个核心,坚守供销合作社这片为农服务的阵地,实现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梦,还需要代代供销合作社人为之奋斗!

    不老的供销社,未了的供销情,我的供销合作社情缘永续。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