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人勤春早加油干
系统各地生产一线送服务

    甘肃临泽县社:抢抓空档期  农事生产忙

    本报讯 初春时节,走进甘肃省临泽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供销百惠果蔬专业合作社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放盘、打孔、点种、覆土、喷水、入棚……工人们正忙着利用自动感应一体化育苗机进行高原夏菜穴盘育苗。

    “为了抢抓蔬菜空档期,我们从正月初六就开始育苗了,赶在2月中旬前,把12座棚的菜苗移栽进去,争取实现4月中旬第一茬高原夏菜抢先上市,卖上个好价钱。”临泽县供销百惠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伟介绍说。

    去年,临泽县供销百惠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集体经营,集中流转沙河镇化音村土地1000亩,建立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发展甘蓝、娃娃菜、西兰花等拱棚和露地高原夏菜,成功将蔬菜销往广州、福建等地。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行模式,合作社和周边沙河、新华等镇农户签订订单合同3000多亩,全年销售高原夏菜4万多吨,销售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

    在基地温棚大棚内,另一批工人们正忙着移栽娃娃菜菜苗,打眼、栽苗、培土……娴熟地移栽菜苗。“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有了稳定收入,现在每天在合作社打工也轻松,既能就近照顾家里,还能挣到钱。”正在移栽菜苗的沙河镇化音村群众王永红如是说。

    今年,该合作社抢抓县委一号文件政策机遇,在该县供销合作社的指导协调下,进一步扩大高原夏菜种植规模,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把握蔬菜上市时间节点,错期育苗,错期种植,错期上市和销售,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继续与周边农户签订高原夏菜种植订单合同,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蔬菜产业增收致富。

    “年前,我们在县社的组织下,赴外地考察市场,了解蔬菜市场需求信息,在稳定去年销售渠道的前提下,合作社又和湖南长沙、广州、深圳的4家客商签订了高原夏菜供销合同,种植白菜苔、红菜苔、西兰花、娃娃菜和甘蓝等6个蔬菜品种,带领更多农户依靠种植高原夏菜增收致富。”胡伟充满信心地说。

    临泽县供销合作社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优势,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立足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壮大蔬菜产业规模为基础,加大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和示范带动,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反租倒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模式,建立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把握上市时节,不断提升蔬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杜学沂)

    福建武平县社:“送贷上门”助力农户扩规增效

    本报讯 “有了这笔贷款,我们就不愁农场扩大规模资金了,真心感谢县供销合作社和农行!”17日,福建省武平县东留镇农场主王华昌高兴地表示。

    原来,武平县供销合作社与县农业银行当天联手送贷上门,将王华昌农场急需的这笔资金现场办理,现场发放,乐得他合不拢嘴。

    王华昌从事鱼塘、山场立体养殖产业,养殖鱼塘水域面积40多亩,今年初他想扩大农场规模,将周边余下的三口鱼塘用来增养光鱼、青鱼和小龙虾等,但一时又无法筹集生产资金。没想到,“供销合作社+银行”及时帮他解决了20万元生产周转金。

    与王华昌一样,当天,从事富贵籽种植的东留镇黄坊村农户黄忠华也在自己的种植基地内现场办结用于扩大生产资金贷款20万元。

    为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中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去年冬,武平县供销合作社创新为农服务平台,积极组建武平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并携手当地农业银行,联手营造良好金融服务“三农”环境,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帮助农民合作社及其成员、家庭农场、贫困户等解决担保难、贷款难问题。

    “农业服务公司成立后,将设立供销助农信贷风险基金,有效拓展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业务,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武平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李春林介绍,公司积极为武平县辖区内农业企业(含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特别是有高科技含量、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项目及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增信服务,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农民融资难、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农副产品信息咨询服务、金融信息咨询等,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只要农户符合条件,即可申请办理每户50万元以下贷款,而且利率给予优惠。”李春林表示,目前公司已帮助16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贷款300多万元,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称赞。

(闽讯)

    编后

    人勤春来早,服务正当时。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暖。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全力投入新一年的生产中,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各地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提供土地流转、农业技术、小额信贷、生产加工等服务,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一村一庄,把质优价廉的农资送到田间地头,让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品种驻村入户,唱响了为农服务嘹亮新歌。

    我们看到,在塞外江南,供销合作社通过指导农户合理安排茬口,把握蔬菜上市时间节点,错期上市和销售,提升了当地蔬菜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东海之滨,供销合作社为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携手当地农业银行“送贷上门”,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三农”环境。这就是供销合作社无处不在的服务力和影响力。当前,正值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不断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真正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心坎,才能不断将综合改革引向深入,才能让“老供销”换发“新生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