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着力打造“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
江西省农商银行存贷款总额在全省率先突破1万亿元
□ 廖鹏涛

   

  继2016年11月江西省农信社全面改制为农商银行后,江西省农商银行发展再次迈上新台阶。截至2017年1月10日,江西省农商银行存贷款总额在全省率先突破1万亿元,达到10014.3亿元。

    江西省农商银行着力增加“三农”、小微、扶贫、民生等薄弱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自2008年以来存款、贷款余额一直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在支农支小上引领支撑

    江西省农商银行的新增贷款重点向涉农和小微贷款倾斜。2016年末,江西省农商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83%和57%,连续多年实现了“一个高于”和“三个不低于”目标。实现事业部制成员行全覆盖。全省农商银行共设立“三农”、小微等事业部126个,通过整合内部产品、服务资源,实现专业化、集约化运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拓宽农村融资担保渠道。江西省农商银行率先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为盘活农村资产、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拓宽农村融资担保渠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截至2016年末,12家试点农商银行累放“两权”抵押贷款4.25亿元,余额2.66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9%。

    截至2016年末,江西省农商银行累放“财园信贷通”贷款358.3亿元,占全省份额的33%,支持企业9248户;累放“财政惠农信贷通”154.15亿元,占全省份额的60%,支持农户22999户;“两通”贷款总量和增量均列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在金融精准扶贫上求实创新

    江西省农商银行通过精准制定扶贫规划、精准帮扶贫困对象、精准对接扶贫项目,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了精准扶贫贷款98.9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39万户,完成了贫困县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增幅高于农户贷款平均增幅、中长期贷款增幅高于各类贷款增幅“三个高于”目标任务。

    制定金融精准扶贫规划。全省农商银行单列了精准扶贫信贷计划,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精准扶贫贷款投放不少于300亿元,其中25个扶贫重点县扶贫贷款净投放不少于180亿元。

    明确金融精准扶贫对象。全省农商银行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贫重点对象,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再识别、再核实,建立档案;已全面落实1083个责任网点分片包干,完成了对58.2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

    丰富金融精准扶贫产品体系。全省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政府+银行+创业贫困户”“产业+精准贫困户”“银行+地方优势产业+精准扶贫”等创业式、就业式、受益式扶贫信贷模式,为创业贫困户、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扶贫优势投资项目等提供针对性的信贷支持。

    在实施普惠金融上深耕细作

    在全国率先消除乡镇金融服务空白点。江西省农商银行24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每个乡镇,占到全省银行业机构网点的近半壁江山。加快推进网点转型升级,全省农商银行采取增加网点服务功能、撤并或搬迁低效网点、增加自助服务网点等方式,提升网点服务能力,扩大网点服务范围,更好地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已设立离行式自助银行网点645个,布设银行自助机具4998台。

    率先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江西省农商银行全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在全省各行政村设立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站1.4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5万台。2016年,全省农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站实现交易542.5万笔,较上年增长131.13%。

    主动为客户减费让利。江西省农商银行采取“一停、一减、一降、一免”的措施,降低融资成本和服务费用,携手实体经济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一停”即贷款业务停止收取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一减”即下调17项结算类收费标准,扩大收费减免范围,加大收费减免力度。“一降”即优化利率定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客户,实行差异化、个性化利率定价,尽可能降低贷款利率;2016年贷款执行利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为客户减轻融资成本47亿元。“一免”即在全省金融机构率先推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转账终端手续费全免服务,每年为客户减免金融服务成本近2亿元。

    在担当社会责任上主动作为

    2011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捐资2亿元成立了全省首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百福慈善基金会,五年来利用基金投资收益累计捐资5348万元,资助了3.9万名贫困高中生。2016年,江西省联社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信合圆梦助学行动”,捐资500万元资助1000名贫困大学生就学,并一次性向当地希望工程捐资600万元援建12所希望小学。同时,该省联社先后在永修县、峡江县、莲花县、余干县和南昌市湖滨社区等县市区开展挂点帮扶结对子活动,直接投入扶贫资金1300万元,积极为贫困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

    在内部运营管理上规范高效

    在推动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西省农商银行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严守金融风险底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历久弥新、行稳致远的“百年老店”。

    以党建工作统领改革发展。江西省联社党委进一步压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经营“两手抓、两促进”;实施了党建和业务双线考核,在1.1万名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国农信系统率先实现了党委巡察全覆盖。

    以底线思维严控金融风险。全省农商银行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盯住重点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大了行业审计的力度和频率,组织开展了13项重点风险排查;深入推进“平安江西信合”建设,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协防“四位一体”综治防控,未发生“四类”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性事故,2400余个网点实现了平稳运行;积极打击电信诈骗,2016年共成功堵截网络和电信诈骗案件186起,避免客户资金损失601.27万元。

    以机制优化激发内生动力。江西省联社按照“大平台+小银行”发展战略,优化建设了全省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流动性互助、产品创新等平台,创新建立了全省大数据、利率定价、政策咨询等平台,使省级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强化,为推动全省农商银行加快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优化正向引导激励机制和质效导向管理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构建全面绩效考评体系,实现转型升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