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科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农产品服务与网络的无缝覆盖,新疆昌吉州不少偏远农牧民尝到了电商带来的甜头。昌吉州供销合作社多措并举推进“互联网+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昌吉州农产品供销互联网小镇如雨后春笋般率先破土而出。
昌吉州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带核心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昌吉州供销合作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加强互联网与小镇特色农产品和旅游等行业的“血脉”相融,依托昌吉州最大的新疆岐峰电子商务物流园、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大数据建立“互联网+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2016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收入9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8%;实现利润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4%;资产总额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3.98%;所有者权益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0.65%。
近年来,昌吉州供销合作社在福建、河北、山西等6省市新建26个新疆昌吉农特产品销售网点。昌吉州与福建省供销合作社、海南省签订了特色农产品双向流通合作协议,创立了“海乐麦丝”品牌,采取“实体店+电商”的营销模式。目前,5家连锁店运营形成了“海乐麦丝”·新疆农特外销运营机制,大胆探索和推广“保姆式”“菜单式”的托管订单服务模式,把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延伸、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玛纳斯县银天棉业有限公司、奇台县粮都供销合作社、呼图壁县五工台基层社通过精细化耕作和统一种植管理,加大了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力度,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1.1万亩、托管土地3.3万亩。全系统在州内外建立农产品展销中心9个,经营主体由去年的2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84家,产品种类由去年的100多种扩大到目前的500多种,有力促进了昌吉州农产品外销。
2017年,昌吉州全系统销售收入预期将突破100亿元大关。州社提出打造全疆首家农产品供销互联网小镇,致力助推线下供应链集合体结合线上平台销售多元化,小镇定位“基于昌吉、覆盖全疆、面向全国、走向中亚”。
据该州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州系统将通过龙头带动、能人领办、改造重组、规范提升、项目扶持等多种形式,打造经济强社4个,领办和规范专业合作社20个,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星级社15个,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个,创办“美丽乡村”综合服务社12个;完成小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企结合的股份合作,2019年将完成融资10亿元,用于扶持鼓励交易体系内合作社组织发展。
据了解,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11号楼一楼5000平方米,内设有小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特色旅游展示基地、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培训中心、供销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等;负一层5000平方米内置农产品供销仓卖中心,全州体系内供销品牌商品进驻,形成集仓储、经营、配送综合性于一体的综合大厅。小镇兴起将实现农民就业岗位200余个,直接带动订单式种植面积200万亩;依托该农产品交易市场为载体,吸纳农产品交易市场经纪人1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