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互联网金融抢滩农村新蓝海


 

  过去农村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传统银行、电商巨头、农业龙头企业等,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这其中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电商+涉农金融模式和以商业银行为代表传统“三农”金融互联网化模式最为常见,也逐渐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常规力量。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不断向纵深发展,金融科技在业内的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在技术和政策的驱动下,广大农村地区这一长期以来金融服务相对匮乏的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业内龙头企业纷纷抢滩布局,使得数字普惠金融逐步成为深耕农村金融、开展金融扶贫成为可能。眼下包括P2P、众筹平台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探索涉足农村金融领域,一方面丰富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模式,另一方面,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

  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农村市场大有可为,既符合行业资深规范发展的客观需求,又是企业在细分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机遇的处女地。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6)》称,在全国贷款总额中,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只占到8%左右,大多数有信贷需求的家庭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需求,四分之三的农村家庭借贷更是依赖于非正规民间渠道。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存在明显不足,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着较好的机遇期,这一市场算得上是行业向纵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的蓝海。相比于电商、银行主导的商业模式,目前涉及农村金融的P2P和众筹平台资金规模仍然较小,这与农村金融面临的现实困难有关。

  通常来讲,农村金融体系存在征信数据体系缺失、农户农企融资难、农民资产流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是长期存在的,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拓展这一市场领域时,除了这些老大难问题外,还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

  以万惠集团自身在“三农”项目的实践为例,集团旗下的PPmoney理财平台是广东省 “互联网+信用‘三农’”四个试点单位之一,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比传统金融机构更为明显。受农业生产特点所限,在打造涉及农村金融产品时,在期限设置上比起传统金融产品复杂化,受现实条件影响,农民往往缺乏较为有效的抵押物,且贷前、贷后检查工作较为困难,再加上农民对网络和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培养和引导,这都给互联网金融企业抢滩“三农”金融增加了难度。

  接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关注、进入“三农”金融领域,有望在商业模式、业务规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果,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以及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互联网金融抢滩农村金融新蓝海有望不断结出新成果。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