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棉花基本面预期转好,供应量预期下滑,消费量预期小增。但供需转好的幅度有限,全球棉花库存处于高位,特别是我国的棉花库存偏高。尽管2016年国内棉花价格也一路看涨,但棉花仍需求乏力。
国储棉存量是纺企关注焦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庞大的棉花库存,消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储棉的“天量”库存,向来是我国棉纺织行业上下游十分关注的话题。在2017年棉纺织行业的运行中,仍有大量的国储棉库存,也是行业发展不可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算储备棉库存,今年我国纺织用棉缺口将为200万吨左右,当然转圈棉的情况不计在内。” 山东省鄄城县鲁鑫纺织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孙辉对记者说,“根据了解,2016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可以达到380多万吨,内地棉花总产量近90万吨,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89.4万吨,累计可用棉花总量约为560万吨。而业内预计2017年我国棉花需求总量为780—800万吨,但如果加上800万吨国储棉的库存,2017年棉市资源相对充足,棉价不容乐观。
“鄄城县鲁鑫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产能在5万锭的民营纺织企业,每年的用棉量在4500吨左右。”孙辉说。据他介绍,2016年,他们竞拍了五六千吨储备棉,拍储价格大概在13000元/吨,目前还剩下六七百吨储备棉,所以不急于补库采购。
大多纺企原料随用随买
近日,疆内一些监管库表示,2016年12月份以来新疆棉公路运输出疆的数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16年12月24日—30日,公路出疆棉运输量虽较前一周减少1.43万吨,同比仍大幅增长。河南某10万锭纱厂负责人表示,目前南疆监管库“双28”手摘棉的毛重成交价15300-15400元/吨(因品质、回潮不同、杂质不同而有些差距),从新疆阿克苏发往河南南阳的运费1050—1100元/吨,如果不计500元/吨棉花出疆运输补贴,到内地厂的直接成本在16350—16500元/吨,纺C32s纱100%亏损,纺40s纱产销基本持平或倒挂300—500元/吨。因此新疆棉虽好,但成本太高。
“由于内地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与新疆棉花都无法匹敌,我们2016年是去新疆采购,从北疆奎屯到我们这儿的运输费用也涨价了,前一段时间还是700多元,现在是950元(不带税票)。如果按照新疆皮棉均价15500元/吨计算,不加500元/吨棉花出疆运输补贴,到我们这里的直接成本也在16450元/吨,成本较高。” 孙辉边算边跟记者说。据了解,因为新疆棉到内地纺织企业的成本仍居高不下,内地纺企一方面提前结束补库;另一方面采购地产棉、进口棉作为过渡,等待2017年3月6日储备棉轮出。
“北疆95%的新棉都已加工完,南疆新棉加工率也在90%以上。我们公司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老牌棉麻公司,2016年加工皮棉1万吨左右,占了全区的60%,皮棉销售均价为15800元/吨,利润在400—500元/吨。截至目前,公司已经销售了近8000吨皮棉,还有2000多吨皮棉待销。”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供销棉麻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丛宝说。
对于2016年很多纺织企业纷纷入疆购棉,他认为:“内地纺织企业到新疆购棉是刚性需求。2016年的内地棉花不仅产量少,而且质量都不如新疆棉。”但他也表示,内地纺织企业采购需求也不会大,纺织企业大多随用随买,而且当前明显需求减少,都在等待今年3月份的国储棉轮出。“我们合作的河北一家纺织企业2015年买了5车皮、200多吨棉花,2016年就只买了3车皮、100多吨棉花。”
目前来看,下游消费形势仍不乐观。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16.23亿美元,环比增长0.76%;2016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395.57亿美元,同比下降6.73%,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仍未改变。
据了解,2016年12月份以来,纺织行业淡季特征明显,企业部分春节前的订单已经逐渐完结,年后的接单状况并不理想,产成品库存增加,纺企为控制风险,限产及提前放假现象逐渐增多。另据反映,纺企账款回收压力较大,虽然2016年纺企操作谨慎,成交多倾向于现款结算,但在银行贷款收紧、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实际成交时仍以欠款形式为主,整体来看账款回收难度较大。
“2016年,我们企业整体回款不太好,与去年同期相比,回款较慢。这跟我国经济整体下行、下游市场服装行业形势也不太好有关。据悉,蜡染布市场价格下滑得厉害,每米从8块多下降到6块多,导致24s纱销售不畅。2016年同期,我们年前基本上都结清了尾款,但现在,还有500—600万元尾款没有付清。”孙辉说。
在需求不足、资金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下,鉴于3月份储备棉轮出,春节前后纺企采购意愿下降,原料采购将以随用随买为主。
纺企转型避险
当前纺织企业正处转型升级期,鲁鑫纺织也选择了转型,方向是兼做棉花贸易。
“为了不亏本,我们在前期就要锁定价格。以21s棉纱为例,如果纱线订单是100吨,每吨销售价格为21000元,我们就根据这个价格倒推,皮棉为16000元/吨,按1.08+3000元计算出加工成本为20280元。如果每吨棉纱成本低于21000元,照单生产即可;如每吨棉纱成本高于21000元,那我们就会用一些价格在16000元/吨以下的皮棉配着纺纱。”孙辉显得很无奈,这只是保住不亏本底线的办法。
据孙辉介绍,多年来鲁鑫纺织规模没有扩大,但从2016年开始增加了棉花贸易业务。“作为传统棉纺企业,我觉得整个产业链目前还是存在没有捋顺的地方。纺企成本也居高不下,下游需求又不旺盛,想存活,必须想办法突围。”孙辉说。
当前纺企利润空间很小,经济下行,产能过剩,棉纱、织布、服装,整个产业链都在萎缩。而且纺织行业投入大,一旦棉花市场不好,如何变现、怎么避险?
“2016年,我们开始尝试做棉花贸易,选择把握住产业的上下游两端——棉花、棉纱,无论国际、国内棉花价格怎么涨跌,我们都不会受到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规避风险,保证盈利。”孙辉说,比如国际棉价低、国内棉价高,我们不论是进口棉花还是棉纱,都会实现盈利。只要内外棉存在价差,我们就有利润空间。
“2016年我们销售了6000多吨皮棉,销往内地纺纱厂2000多吨,销往新疆的4000多吨。由于我们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基本上都已销完,但利润只有50—100元/吨。”据他介绍,山东如意、天虹等大型纺织企业也已经开始做棉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