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黏黏的腊八粥
□ 山西省原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吉建平

    辞旧迎新没来得及缓过神来,腊八就在眼前,童年吃腊八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

    我的老家在晋北的一个小山村,在村里算不上大户人家,兄弟姐妹五个加上父辈,一共九人。那个年代,家庭贫寒,生活不富裕。兄弟姐妹私下里总是嘀咕着生日和节日,至少有一种望梅止渴的感觉。

    当然腊八也在我们惦记的范畴。

    童年过腊八,初七就开始忙活。兄弟三个带一把镐,提一个箩筐,到吃水的泉子口旁边,找一块最干净的结冰。哥哥力气最大,由他刨冰,我和弟弟捡冰块。这个极为简单的活,对于儿时的兄弟三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刨冰的镐下去,冰沫四溅,冰上太滑,我和弟弟的脚不听话地出溜一跤,摔得老远。十几个摔跤过后,箩筐也满了,兄弟三人抬着满满一箩筐冰回家了。

    第二天是腊八节,母亲让我们早起床,不然会变成“红眼人”,兄弟姐妹牢记母亲的吩咐。天蒙蒙亮,我们还在熟睡中,母亲就起床做粥。家乡煮腊八粥,常用小米、豇豆、碗豆、绿豆、黄米五种粮食和红枣等熬煮而成。其意是期盼来年收成五谷丰登。

    母亲讲,煮粥是个技术活儿。要领是五种杂粮搭配,特别是黄米,多了过黏,少了又几种杂粮揉和不到一块,要恰到好处;煮粥时要用温火,不能太急,时间要长,这样会黏稠,“黏”是“连”的意思,祈福今后连年丰收。

    母亲的粥已经煮好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特别热闹。吃之前都要做同一个动作,碗里的粥要边端边颠,粥在碗里滚,滚成一个圆球。母亲讲,这象征着今年和来年的圆圆满满。儿时手上功力不行,有时用力过猛,粥颠到了炕头,劲儿使小了,粥僵卧在碗里不动,只好求助父母,逗得一家人哄堂大笑。每年吃的粥总是要剩一些,母亲说,这是图个“年年有余”的吉利。“荤年素腊八”,那粥香让一家人尽情感受着温暖的亲情和关怀。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粥不再是解馋的食品了,但是,一到腊月便想起母亲那腊八粥的香味和童年的天真,总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