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金林:走出机关闯出合作金融一片天

□ 本报记者 闫雪静

新合作金融平台首标发布仪式上,万金林从平台定位、经营模式、风险防控、标的确定等方面介绍了相关业务内容。 资料图
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培训会上,万金林为参会人员讲解合作金融知识。 资料图

 

    进入企业兼职后,要跟金融部门和各类企业打交道,这就需要我主动掌握宏观和微观形势,对于国家政策、行业形势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

  当时的工作强度是以前的几倍,付出的辛苦也更多,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丝毫没有减弱。

  我们所要做的是,将金融机构的工具和优质产品,通过供销金融超市的平台传输给农民,让农民人不离乡、足不出村享受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

    2015年7月3日上午10时,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新合作金融平台首标正式启动发布,首标500万历时28秒即满标,这标志着新合作金融首标发布取得圆满成功。

    短短的28秒,对于河北省新合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金林来说却意义非凡。“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了。”他欣慰地说道。

    43岁,万金林年龄不大,却称得上是个“老供销”。1994年从河北经贸大学财会金融专业毕业后,他便进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财会审计处工作,在机关一干就是20年。直到两年前,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启动,万金林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2014年,国务院批准河北省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在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合理谋划农村金融发展和改革路径,促进金融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伊始就开始谋划筹备成立一个金融服务公司。而既具备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又从事了20余年财务工作的万金林就成为了公司筹备人的首选。

    打破体制坚冰/身份变了

    “企业的工作氛围与机关不同,用机关的工作方式来经营企业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我愿意接受挑战。”于是,万金林的工作重心开始从机关转向新合作金融服务公司的牵头组建。

    在综合改革中,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提出,按照组织批准、个人自愿、双向选择原则,鼓励机关优秀人才离岗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发展,不在兼职企业领取任何报酬和投资入股。同时,还提出“不要形式要实效,不要试点要示范,不要过程要结果,不要智叟要愚公”的“四要四不要”工作标准。实施领导干部“品牌化”,把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体现到每一个干部身上,打上鲜明的工作印迹。省社领导带头创业,机关70多名干部主动请缨,到企业兼职或领头创业,把干部推向服务第一线,使有作为的干部成为“品牌”,有“品牌”的干部得到重用,使得到重用的干部有获得感,解决一些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足、激情不够的问题。

    “在机关的工作相对闭塞,不了解企业管理,也不懂企业运作的方式和思路。进入企业兼职后,要跟金融部门和各类企业打交道,这就需要我主动掌握宏观和微观形势,对于国家政策、行业形势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万金林这样介绍机关工作和企业工作的区别。

    新合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新合作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为了适应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合作金融创新,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其出发点是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增强合作金融服务功能;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安全可靠、收益高、快捷方便的投资渠道。

    “万事开头难。”公司筹备初期,面临着人员短缺、业务生疏、时间紧迫等诸多现实难题。为保证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顺利上线,作为公司总经理,万金林和机关兼职的几名管理人员,带领全体员工加班加点,掀起百日攻坚热潮。“可以说,我们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当时的工作强度是以前的几倍,付出的辛苦也更多,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丝毫没有减弱。”如今,面对日渐发展的公司,兴奋代替了曾经的辛苦,提到这段奋斗史,万金林已经可以轻描淡写。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完成了从宏观发展定位到机构实体组建、从关注纵向分支体系建设到横向发展合作伙伴、从平台自身水平提升到外宣方式全面拓展的跨越发展。

    重燃创业激情/人才兴了

    从去年10月开始,新合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着力在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进行供销金融超市建设。“我们所要做的是,将金融机构的工具和优质产品,通过供销金融超市的平台传输给农民,让农民人不离乡、足不出村享受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万金林说,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供销金融超市515家,发放供销“一卡通”44万张,建成村级助农服务点3600个。

    “我们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既有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又兼具金融公司的特点,既有对技术的要求,又有对风险的防控。这就要求我们以技术为基础,以风控为核心,而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应加强监督,严厉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万金林介绍,公司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针对各个环节,突出重点,全程把控,加强合同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坚决不做有风险的项目,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

    万金林告诉记者,金融公司是一个80后、90后员工占主体地位的企业。目前公司员工31人,平均年龄28岁。其中5名机关兼职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打磨,都已成长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在重要的工作上独当一面,为省社深化改革提供了人才储备,也为人才下一步到更重要的岗位任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通过以老带新、组织学习等方式,让机关兼职人员逐渐适应企业的工作基调,给他们充分施展拳脚的平台,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此外,省社还对这些兼职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在干部提拔任用时,根据作出的贡献,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优先考虑提拔任用,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提拔任用。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培养供销合作社自己的人才队伍。”万金林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将充分利用好供销合作社各级院校和专业院所,搞好合作金融专业培训,设置专门金融课程,为地方供销合作社进行定向人才培养。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明年我们打算在系统内把做出实际成绩的人员组织起来,让他们进行宣讲、培训,让更多人学习他们的经验,建立起真正属于供销合作社的金融人才队伍。”


挑战自我 大展拳脚

□ 闫雪静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为像万金林一样的机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发挥的平台,他们本可以在机关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却选择到工作难度和强度都大了几倍的企业一显身手。如今,经过两年时间的磨练,他们已经成为推动综合改革一支有生力量,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撑起一片天地。他们在各自负责的工作中勇闯新路子,力争新业绩,形成自己特色的工作品牌。合作金融、农交汇、八方联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在全系统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成果纷纷涌现。

  实践证明,供销合作社不是缺人才,而是缺机制。有了机制,人才就会脱颖而出。有了人才,改革才会加快推进。正如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机关70多名干部,他们勇于转变工作作风,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用工作业绩说话。在推进改革进程中,他们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基层一线成为他们的工作主阵地,“白加黑”“五加二”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而正是由于他们勇于实践探索,敢于领跑改革,才成为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才让河北省供销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市场化特色的改革模式。

  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传统的封闭体制和运营机制正在被打破,大开放、大合作的合作经济发展平台正在形成。这让干部职工得以在改革第一线充分施展拳脚,把业务知识释放在基层组织恢复重建上,释放在电子商务乡村服务站上,释放在村级金融服务点上,释放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广袤大地上……他们有的是60后、70后的“老供销”,伴随供销合作事业经历风雨,愿意在新的改革领域重燃激情;他们有的是80后、90后的“新供销”,敢想敢做,把激荡青春与扎根“三农”完美地融合。

  2017年是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关键一年,改革任务会更加艰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有很多。循规蹈矩、安稳度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潮。“闻鼙鼓而思良将。”如果说万金林等人塑造了改革试点初期胸怀高昂理想又不乏实干的群像,那么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更加需要改革的弄潮儿,期待更多的人握紧综合改革接力棒,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去拼、去创、去实现。


16同行

    工作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转变工作作风显得尤为重要。

  中发〔2015〕1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供销合作社自身建设。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增强深化综合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转变行政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着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吸引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造就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巩固供销合作社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

  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在深化综合改革过程中,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推动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江苏省社:提出“三加强一提高”目标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下发了《关于持续改进机关作风 提高工作绩效的意见》,对充分认识加强机关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确保完成各项职能工作、全面加强管理、大力推进创新创优和不断提高满意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指出,江苏省社机关要突出加强机关高效履职、依法行政、创新创优能力建设和提高机关综合服务水平(“三加强一提高”)目标,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机关作风建设紧密结合,逐项逐条抓落实,不断提高机关工作绩效,推动供销合作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意见》要求,着力在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强化基层社建设、社有企业转型升级、省社自身建设上下功夫,争先创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县县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督查,推动各地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综合改革任务。推进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重视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加强作风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动员机关干部积极参加“乡情微调研”。

    山西省社:把好用人导向 强化标杆效应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召开会议,要求干部职工加快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地开展工作;要在发挥好“一把手”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好团队作用;要在摸实情、出实招、见实效上下工夫;要在治懒、治庸、治软上下工夫;要把好用人导向,强化标杆效应。

    省社强调,干部职工要紧紧围绕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目标和各项工作部署,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要加快发展规模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项目,对于项目实施能力突出、效益好的区县要多投放项目;围绕金融创新做好工作,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围绕增强社有企业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开展工作;围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抓好电子商务发展各项工作。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