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农村商业银行采取四大举措解决“惧贷”“惜贷”等信贷不作为的问题,力求做实存款、做广贷款、做优利润、做强风控,以“阳光金融”为支点撬动金融服务转型。截至11月28日,该行各项贷款金额达165.95亿元,其中,新发“易贷通”卡2155张、授信2155户、用信5726万元。
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布局。该行将农户、小微企业确定为信贷重点,主要投放消费贷款和100万元(含)以下的生产经营性贷款。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链,通过小额信用、农户联保、保证担保、房产抵押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守信农户,为其提供产业链贷款等金融支持;围绕农户群体和民生领域,积极支持农户购车、住房装修、结婚、上学等消费需求,帮助农户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金融、通讯、能源、烟草和交通等行业的员工,加大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力度;重点围绕生产、商贸、服务(含养老服务业)领域,支持生产、商贸、服务等小微企业,并加大对医疗健康产业、各类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商户、核心圈商户、街道商户的营销力度。
面对“客户源”,做实“易贷通”发卡。根据“尽职就免责”的原则,该行以“一走访二看三查四确认”的形式,走访当地村干部与周围邻居,看有无稳定职业、有无固定住所,查互联网、央行征信系统、房产证,确认是否有不良资信、是否有不良品行、是否有过度融资,掌握了大部分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和一批潜在客户的信息。
高度重视发卡工作。该行把发放“易贷通”卡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召开了全体员工工作会议,明确支行行长担负“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制定了任务分配方案。支行行长抓协调、信贷主管抓事业单位条线、客户经理分片各村委会、柜员全员营销,形成了分工协作、内外联动、全员行动的工作格局。同时,该行将发卡与日常事务相结合,突出重点、集中精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操作流程,确保时间有效利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此外,该行规定,工作日的晚上及周末全天以上门收集资料为主,工作时间以整理资料、系统操作为主。严格落实“两个一次”的工作要求,一次信贷人员上门采集资料、一次客户上门签订合同,提高办卡效率。
不断拓宽“易贷通”办贷手段。为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确保发卡率,该行做到零距离对接、零障碍沟通、零费用办“易贷通”卡。不吃客户一餐饭、不拿客户一包烟、不要客户一分钱、不找客户办私事、不给客户添麻烦的“三零五不”,使“阳光金融”在丹阳大地家喻户晓;开展微信群服务。该行通过建立“朋友圈”,利用熟人、同学、亲戚等关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寻找贷款客户源,解决“贷款难”。农户也可以通过微信预约贷款,解决“难贷款”问题。同时,该行动员客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丹阳农商银行的公众微信号,了解信贷产品、参与微信“抢红包”送祝福活动。该行还推出了手机自助贷款功能,将手机自助贷款作为信贷投放的拳头产品,通过加强手机自助贷款的宣传与引导,增加客户黏度和满意度。
完善薪酬体系建设。在发放“易贷通”卡的过程中,该行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并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首先,制定专项考核办法。信贷人员(含信贷主管)每人每天不少于1张,做多有奖,不够要罚。此外,每日通报个人当日发卡数及排名情况,全面营造 “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其次,推行多档次计价模式。将所辖存、贷账户全部认领到人,使所有户头均有责任人,并对新增存贷款数量、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责任人维护存量客户、拓展新增客户的情况进行计价。同时,鼓励客户经理大胆作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放贷,工资收入上不封顶。